一代直臣董杠子(二)
打了二十杖,兵部尚書張學顏和戶部尚書畢鏘出班阻刑,張學顏說:“董基出言無忌,念他正直無私,為將士說話。請皇上饒恕他。”畢鏘說:“求皇上念董基為君為國的一片苦心,留他生命吧。”他倆的話剛說完,張鯨湊到皇上耳邊說了幾句話,皇上立即怒衝衝地說:“董杠子羞辱皇祖你二人為何不說話?想結黨欺朕嗎?”他訓斥了二人,又掃視眾臣一眼說:“誰也不準為董杠子說情,朕今天要看看,這根杠子有多硬。”說完,令武士再打。又打了二十杖,董杠子已經奄奄一息了。首輔大臣申時行實在看不下去,他大聲說:“皇上,有道是明君麵前出直臣,董杠子敢在殿堂上如此說話,因為他看皇上是一代明君。明君若杖斃直臣,會遭天下人非議,請皇上開恩。”大臣們聽了這話也紛紛上疏,大家誇著皇上賢明,變著法為董基求情。皇上被誇得轉怒為喜,他笑了笑說:“朕也知董杠子是個直人,打打為的是讓他懂得點朝規。”他看了看眾大臣,想了想又說:“他在萬全衛有些屈才,就讓他做大理寺丞吧。”皇上發話封董基為五品官,武士們急忙救醒他。董基艱難地抬起頭來,朝臣們以為他要跪謝皇恩,未想到他向前爬了兩步,很吃力地喊:“皇上,我還得要將士們的餉銀啊。”一位侍者將此話轉奏給皇上,皇上搖搖頭說:“真是打不彎的杠子啊。”說完,苦笑著回宮去了。董基躺了一個月。傷勢未全愈,就忍著痛來萬全衛找楊化,他想問清餉銀沒撥下時,再寫本章向皇上要錢。楊化卻氣恨恨地說:“餉銀不能要了。”他讓左右人退下,又低聲說:“畢鏘尚書曾找過我,說調兵入宮時,張鯨私自提走戶部的十萬兩賑災銀子。他找張鯨要求退還,張鯨卻說已發給將士們了。”董基聽了此話,吃驚地說:“這麼說銀子被張鯨私吞了?”楊化歎了口氣說:“這閹賊受皇上寵信,整日狐假虎威,專進饞言害人。你闖宮那天頂撞他幾句,他都讓我尋機殺你。對他咱躲都躲不及,餉銀的事千萬別管了。”他的話剛說完,董基憤憤地說:“這事非管不行。我再去戶部查證一下,若張鯨至今未退還銀子,定不與他幹休。”說完匆匆走了。第二天早朝,文武大臣剛剛列班站好。董基雙手舉著本章走進金殿。他三呼萬歲跪下,說:“小臣董基有本呈送我主。”皇上看著他愣了半晌,說:“董基,朕上次杖責你,為的是讓你記住朝庭規矩。你是五品官,要經宣召才可上殿,怎麼越級呈本啊? ”董基說:“臣自知官小職微,本不該驚憂朝庭。但事關重大,轉呈本章怕上司因此獲罪。才冒然上殿。”他不等接去本章,又大聲說:“皇上近侍、太監張鯨私吞十萬兩賑災銀子,求皇上追查此事。”他這話剛說完,滿朝文武紛紛議論起來。皇上皺著眉看了張鯨一眼,向董基揮了揮手說:“朕知道了,你下殿去吧。”說完把臉扭向一邊。董基見皇上有包庇張鯨之意。跪直身子大聲說:“張鯨假皇上之威,私提賑災銀子說充軍餉。今軍營未見餉銀,寒了將士之心。饑民盼望救助,難得皇上已賜的恩惠。張鯨害軍害民,十惡難赦啊。”他這句話一出口,文武大臣齊聲要求處死張鯨。申時行看了皇上的臉色,上前低聲說:“皇上,朝野皆稱您是有道明君,今日不能被奸佞毀了賢名。張鯨應該交給刑部處治。”他見皇上低頭無語,揮手讓武士將張鯨押送刑部。皇上看著最寵信的人哭嚎著被拉走,心中的氣惱全撒到董基頭上,他見董基還跪在殿堂上,站起來帶著火氣說:“今日早朝朕本想議定幾個大事,如今全被董杠子攪亂了。這個不懂規矩的人不配做官,讓他回家種田去吧。”大臣們未想到皇上會出如此口喻,正想聯合保本,卻見皇上怒衝衝地走了。申時行上前拉起董基,他歎了口氣說:“你才三十六歲,也許皇上何時還能召你回朝,千萬不可荒廢學業啊。”說著竟流下幾滴淚來。董基苦笑著點點頭,拜辭了申時行和眾朝臣,領著妻兒回了老家。令人想不到的是,盡管不少大臣時常上書,要求皇上重新啟用這位直臣。然而皇上聽到董基的名子就搖頭,將他放在家中一住就是三十三年。萬曆四十八年五日,皇上病重,他自知不久人世,把太子朱常洛叫到身邊囑咐後事。朱常洛問父親誰是忠心秉正之臣,皇上說了幾個名子,猛地想起董基來。他拉著兒子的手說:“董杠子是天下第一直臣。為父今生愧對此人,你可要重用他啊。”安排好這事,他才咽了最後一口氣。朱常洛登基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董基召回朝庭。看著這位剛正不阿的老人,朱常洛感歎地說:“朕小時候聽到不少你董杠子的故事。在心中曾敬你為正直之神。今日先封你為都禦史,代朕巡撫四川。等回朝後再加封你。”說完令人捧出一套二品官封誥,並下旨讓工部為董基建造府第。看到新皇上如此厚待董基,一些大臣示意他趕快謝恩。董基輕輕搖搖頭,說:“草民今年六十九歲了。已過慣了田園生活。皇上要讓我來做官,得先讓我說三件大事。我聽了您的意思後,再決定這官做不做吧。”文武大臣聽了這話,一時間都驚呆了。皇上從未聽說封誰當官還有要條件的。他愣了一會,笑了笑說:“董杠子之直率果然名不虛傳。你說說三件事吧。”董基點點頭說:“我在野三十年,目睹了不少政令弊病。朝庭應該減少稅收,給百姓一些生息機會。此為其一。”皇上聽罷想了想說:“此事可以議定。說第二件事吧。”董基說:“軍營中將士大多家庭貧寒,要給他們增加餉銀。”皇上聽了這話,眉頭慢慢地皺緊了。秉筆太監魏忠賢看了皇上的表情,上前一步說:“董杠子老糊塗了,快讓他下殿去吧。”說著招來兩位侍者。兩位侍者來拉董基,董基掙脫了二人的手,質問魏忠賢說:“皇上要我說三件事,你因何不讓我說完?”魏忠賢“哼”了聲說:“誰不知軍餉來之國稅?你要減稅收,又要加軍餉,這分明是在刁難皇上。”皇上點點頭說:“你說的這兩件事自相矛盾。給百姓加稅,才能給軍士加餉。有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嘛。”董基聽了此話搖搖頭,他笑了笑說:“皇上,草民要說的第三件事是羊毛出在牛身上。”這話剛落音,朝臣們一齊笑起來。皇上看了眾人一眼,站起來說:“羊毛出在牛身上?這裏可不是說笑話的地方啊。”魏忠賢瞪了董基一眼,說:“董杠子,你小心犯欺君之罪。”說完,雙手扶皇上坐下。董基轉身麵對朝臣們,他大聲說:“各位大人大慨都知道,正德五年,皇上處死太監劉謹,籍得家私千萬兩。嘉靖四十四年,奸臣嚴嵩父子被懲治,抄出其家的財寶抵過國庫。這些銀子能充多少軍餉啊。”他正要說下去,魏忠賢喝了一聲:“不要羅嗦,說正事。”董基瞪起雙眼,看著魏忠賢說:“急什麼?下麵我還要說你呢。”他向皇上施了一禮說:“請皇上恕臣直言,萬曆爺老來對官吏疏於管束,致使上下腐敗之風愈刮愈烈。我到京城才三天,就聽到一位大臣一次受賄幾萬兩銀子的事。”說著話他走到魏忠賢麵前,指著他說:“這麼個小人物,都敢以能在新皇上麵前進言為由,向三位朝臣索賄。”說到這裏,他大吼一聲“你敢不承認?”嚇得魏忠賢“咚”的一聲跪下,爬到皇上麵前磕起頭來。皇上看了魏忠賢一眼,又看了看低聲議論的朝臣們,起身從侍者手中取來官衣說:“董愛卿這些事不宜在此聲張,改日我洗耳恭聽好吧?”說著把官衣送到董基麵前。董基看了看皇上手中的官衣,搖搖頭說:“皇上,對草民的三件事你還沒說話呢。”皇上笑著說:“這三件都是強國利民的好事,朕得讓你為主辦啊。”董基聽了此話,喊了聲:“謝主隆恩”,他雙膝跪下又說:“為國為民,臣萬死不辭。”侍者要為董基穿上官衣,董基笑著站起來。突然,他身子晃了幾晃,又慢慢地倒在地上。等太醫聞訊趕來,這位正直的老人已經離開人世了。文武百官看著董基的屍體都哭出聲來。皇上朱常洛哭著說:“董基不輔佐當朝,說朕福薄啊。”他親手將官衣蓋在董基身上,走到龍書案前,提起筆慢慢地寫了“一代直臣,百官楷模”八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