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十三年(1585)春天,皇上朱翊鈞閑得無聊,要近侍張鯨想個玩耍的新花樣。張鯨提出演學當年正德皇帝擒拿反臣朱宸濠的故事。皇上覺得有趣,召集內監五百餘人,發給刀槍開始操練。張鯨見五百人列兩陣聲勢太小,又暗中從京城各防守營抽兩千五百名將士加入,一時間,宮院內刀槍閃爍,殺聲震天。朝臣們聽說皇上調兵戲耍,紛紛上奏勸諫。皇上玩興正濃,下旨讓門正嚴守宮門,不許大臣們進來。刑部主事董基,本是六品小吏,他見大臣們無法進宮,決定自己去勸皇上。他來到宮門,抖著宮衣對門正說:“我要進宮見皇上,有大事上奏。”門正見他著六品服飾,嗤笑著讓他回去。董基說:“皇上的旨意是不許大臣進宮,我是小吏,你為何阻擋?莫非你篡改了聖旨?誤了大事你敢承擔嗎?”門正未想到他在鑽聖旨的空子,一時間說不出話來。董基大搖大擺地進了宮門。宮院中,三千將士分列兩旁,皇上身穿戎裝,手提寶劍正與裝扮成朱宸濠的人在中間戲鬥。董基走過去,喊了聲:“皇上,臣有話說。”雙膝跪下。皇上止住步,看著他說:“朕未下詔,你來做什麼?”董基說:“內宮為清嚴之地,皇上無故聚三千人,輕易授以凶器,臣為陛下的安危擔憂。”他抬頭看了皇上一眼,又說:“今準南災情嚴重,百姓流離失所,大臣們憂心如焚,卻無法得見天顏。小臣鬥膽闖宮,求皇上臨朝理事。”他越說言辭越激烈,兩旁的將士聽了,都替他捏著一把汗。皇上叫不出董基的名字,見他身穿六品服飾,帶著火氣說:“大臣們都不敢這樣說話,你是何人?竟敢如此放肆?”董基說:“五年前皇上親筆劃了臣的名字,曾稱臣為董杠子。”聽了此話,皇上“哦”了一聲,他想起此事,竟背轉身捂著嘴笑了。也難怪皇上發笑,說起董杠子這個名字,內中還有個故事:董基年少讀書時,看到鄰家建房立柱上有“千秋不拔之基“的聯句。心中深有感悟。他對小學友們說:“房固貴在基牢柱正。為人立世也該有個正直的心基。今後我的名子就改為董千秋不拔之基吧。”從此“董千秋不拔之基”就成了他的名子。十年苦讀後,他在鄉試中奪魁,萬曆八年,參加省試又脫穎而出。殿試結束時,皇上翻閱考生試卷,看了他的文章心中十分喜愛,但看到這個怪名子卻搖了搖頭。他提筆將董字之後和基字之前的“千秋不拔之”五個字劃去。留了董基二字。誰知考官在照卷點考生名子時,念了一個董字,見後麵一道長杠子,竟順口念成董杠子。皇上當時聽了笑得噴了茶,董杠子從此也成了董基的名子。皇上見董基一付大義凜然的樣子,心中暗暗佩服他的直率。他笑了笑說:“早聽說董杠子敢說話,朕今日身體倦乏,不想聽你談了。”他說完正想離開場子,張鯨湊上去說:“董杠子以小犯上,不加懲治放他出宮,皇上在這些將士麵前有失尊嚴。”皇上想了想,傳萬全衛指揮楊化過來,大聲說:‘先帶董基去你衛,朕有空再懲治他。”他見將士們聽了這話低聲議論,又煩燥地揮了揮手說:”都回軍營吧,朕不想練了。”說完,悻悻地走了。看著將士們向宮外撤去,董基心中十分欣慰。想到自己被罷了官,他有點自嘲地笑了。張鯨看見他笑,惡狠狠地說:“好好的事情,被你這杠子攪壞了。”董基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說:“教唆皇上做此荒唐之事,應該感到羞恥。”張鯨一聽此話,指著董基罵著說:“你等著,我要讓皇上砸斷你這根杠子。”董基笑了笑說:“杠子砸斷了,一節一節還是直的。你要是有點正直之心,請勸皇上多想國事吧。”說完大笑著向宮外走去。張鯨從未受過這種氣,他把楊化叫到麵前,低聲安排一番,要他在萬全衛尋機處死董基。楊化佩服董基的一身正氣,回衛後不僅不難為他,還找他的好友、兵部尚書張學顏為董基上疏免罪。張學顏聯絡了幾個大臣,正想早朝時為他求情,未想到董基又惹出大禍來。原來董基來萬全衛的第二天,聽將士們說在宮中操演時,皇上曾口喻為將士們加餉銀,還說操演結束後找張鯨領取。昨日楊化去領餉銀,未想到張鯨卻讓他向皇上討。楊化知道武將未經宣召難得見駕,隻好回來勸將士們自認倒黴。董基覺得將士們靠餉銀養家糊口,應該為他們討回這筆錢來。他不顧自己處在待罪之時,竟寫了討要餉銀的本章,托人呈給了皇上。皇上看了董基的本章,“哼”了一聲說:“董杠子竟向朕要起錢來了,宣他上殿來說。”說完將本章丟到一邊。董基應宣上朝,他剛跪下,皇上說:“朕整天為國操勞,演學皇祖擒反臣的故事,雖為消遣,卻也為激勵將士的保國雄心。你上此本,名義上來討餉銀,內心是否因罷官有怨氣?”董基搖搖頭說:“請皇上再莫提皇祖擒朱宸濠的事。當年朱宸濠造反,朝庭派兵將他擒獲投在獄中,正德皇帝為顯自身英武,令從獄中提出朱宸濠,發給一柄木刀與其格鬥。皇帝身披盔甲,朱宸濠未摘鐐銬。二人鬥了幾合,皇帝橫刀將他擊倒,在朝野稱親擒朱宸濠。今皇上演學此事已屬不該。再若失信於將士,還如何讓他們忠心保國?臣冒死奏此言,求皇上撥給餉銀。”說完跪伏在地。正德皇上擒朱宸濠的事,本來是一場鬧劇。董基將這件不體麵的事當庭說出來,眾大臣嚇出了冷汗。朱翊鈞以前不知這事的內幕,聽董基說完,他又羞又惱,氣急敗壞地說:“大膽逆臣,前日闖宮欺朕,今日又敢當眾羞辱皇祖,你不是來要餉銀的,你這是活膩了,來此討死啊。”他罵著傳喻,讓武士當庭杖責董基。武士們上前按住董基,一杖杖重打下去。董基開始還喊幾聲“皇上錯打小臣,”後麵幹脆咬緊牙關忍受,不出一聲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