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緒論(4)(1 / 3)

《韻府群玉》條:

宋陰時夫撰。……昔顏真卿編《韻海鏡源》,以韻隸事之祖。然其書不傳。南宋人類書至多,亦罕踵其例。惟吳澄《支言集》有《張壽翁事韻擷英序》,稱荊公、東坡、山穀始以用韻奇險工。蓋其胸中蟠萬卷書,隨取隨有。倘記誦之博不及前賢,則不能免於檢閱。於是乎有詩韻等書,然其中往往陳腐雲雲。是押韻之書盛於元初。時夫是編,蓋即作於是時。……然元代押韻之書,今皆不傳。傳者以此書最古。又今韻稱劉淵所併,而淵書亦不傳。世所通行之韻,亦即從此書錄出。是韻府、詩韻皆以大輅之椎輪。

按《韻府群玉》是四庫館臣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以韻隸事的類書,而且是康熙朝所編的一部大書《佩文韻府》的藍本,其體製自然為《四庫全書總目》所看重。《四庫全書總目》追溯了按韻部依字編排事類體類書的發生,以唐代顏真卿的《韻海鏡源》為其始祖。又指出這一體製的類書繁榮的到來,距離顏真卿這個創始者很遙遠,要等到宋末元初詩歌創作用韻崇尚奇險的時候。《四庫全書總目》這則提要不僅追溯了以韻隸事體類書的發生、發展,而且將這一類書體製的命運興衰與文學創作風氣聯繫在一起,這種自覺的學術史意識給予我們很多意味深長的啟示。

較之《郡齋讀書誌》就一本書論一本書的局促、零碎,《四庫全書總目》這些清源流、顯背景的提要顯得高屋建瓴,非常大氣。讀者讀罷這些提要會有這樣一種強烈的感覺,四庫館臣對古今類書體製的認識很成熟,要不然他們在短短幾百字的提要裏不可能顯示出這麼嚴整的係統性和大局觀。如果不是受目錄體著作的體例局限,如果四庫館臣們願意另寫關於類書的理論專著,後代的學人大概就不用再費力地討論有關類書的很多理論問題了。

三、古人類書範圍的模糊混淆

這一問題我們打算從兩個層麵來討論:一是在不同的古典目錄著作裏,類書類涵蓋的圖書類型可能不同;一是就某一部圖書的性質認定上,古人的意見有可能分歧,有的認為是類書,有的卻不這麼想,還有的甚至可能認為兩可。

1、涵蓋類型的不同

《四庫全書總目》的類書類小序說:

類事之書,兼收四部,而非經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內,乃無類可歸。……其專考一事如《同姓名錄》之類者,別無可附,舊皆入之類書,今亦仍其例。

從這段話來看,四庫館臣把類書大致分作兩類,一類“兼收四部”,一類“專考一事”。套用我們今天的術語,“專考一事”的類書可稱為“專科性類書”,“兼收四部”的類書可稱為“綜合性類書”。在四庫館臣眼裏,“兼收四部”的綜合性類書是正宗類書,而“專考一事”的專科性類書則不夠正宗,其類書資格很勉強,祇是因為它們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中無家可歸,纔不得已按老習慣把它們充作類書。

綜合性類書、專科性類書是根據內容性質來劃分的類書類型。我們這裏講:“在不同的古典目錄著作裏,類書類涵蓋的圖書類型可能不同。”所謂“類型”也是僅從內容性質上著眼,而不考慮按編排方式(或以類編,或以韻編,或以數編等)、撰述方式(或摘錄原文,或用韻語熔鑄原材料等)、編纂方式(或官修、或私修、或書坊組織等)等劃分的類書類型。

綜合性類書的內容性質,用《四庫全書總目》的話說是“兼收四部,而非經非史,非子非集”,卻又有經有史,有子有集;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彙編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種學科的知識。現存幾部較大型的唐宋古類書《藝文類聚》、《太平禦覽》等都是綜合性類書。由於我們這裏所討論的“類型”,僅限於從內容性質上劃分,所以綜合性類書就沒法往下再細劃更小的類型了。

專科性類書“專考一事”,也就是說專門彙編某一特定門類的知識。關於專科性類書,《四庫全書總目》舉了個例子——《同姓名錄》。《同姓名錄》,應是指梁元帝蕭繹所編的《古今同姓名錄》。古往今來同名同姓的曆史人物很多,為了避免後人因為同名同姓把他們混淆(《四庫全書總目》之《古今同姓名錄》提要:“《史記·淮陰侯列傳讚》稱兩韓信,此辨同姓名之始。然劉知幾《史通》猶譏司馬遷全然不別,班固曾無更張。至遷不知有兩子我,故以宰予為預田橫之亂。不知有兩公孫龍,故以堅白同異之論傅合於孔門之弟子。其人相混,其事皆淆,更至於語皆失實。”),這本書將他們的事跡彙編在一處,並辨別異同,區分時代,方便後人查閱。這樣做可以說是開創了一種新的工具書體式,明、清兩代都有人仿照蕭繹,作同類性質的書。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清代劉長華的《曆代同姓名錄》,汪輝祖的《九史同姓名略》和《遼金元三史同姓名錄》。也許《四庫全書總目》說“其專考一事如同姓名錄之類者”,“同姓名錄”原本就是作為一種專科性類書中的小類型“同姓名錄體”提出來的,而不是實指某一部具體的圖書。

按照內容性質,專科性類書可以區分出很多的小類型。除了上麵的“同姓名錄體”,還有以宋代《冊府元龜》為代表的“政事體”,以唐代林寶的《元和姓纂》為代表的“姓氏體”,以清代陳元龍的《格致鏡原》為代表的“博物體”。如果一一地區分下去,我們還可以羅列很多。甚至在專科性類書某一個小類型下邊,我們還可以區分出更細小的類型,比如《燕京大學圖書館目錄初稿·類書之部》就在姓名類下再區分了四類:“同姓名之屬”、“小名別號之屬”、“氏族考證之屬”、“史姓人名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