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鐵凝的談話
鐵凝:冰心教師,你好!
冰心:你是《哦,香雪》的作者吧!來,到這邊坐。
鐵凝:我從小就讀你的作品,上小學的時候就讀。
冰心:我的作品落伍了。你的真名叫什麼?
鐵凝:就叫鐵凝,是不是太堅強了?
冰心:堅強不好嗎?你做過什麼工作?
鐵凝:我當過文學編輯。當編輯有好處嗎?
冰心:當然有好處,可以看好多別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鑒賞力。《哦,香雪》這篇小說寫得好,寫了一個農村姑娘,很樸實。你寫這篇作品與你下鄉有關係嗎?
鐵凝:有關係,我插隊四年,先到平原,後到山區。
冰心:現在需要寫寫山區,因為這幾年山區變化很大呀!你寫的人物有固定的原型嗎?
鐵凝:沒有固定的生活原型。
冰心:對,寫人物不可能有固定的生活原型。像魯迅說的:“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除非很個別的例子。學曆和寫作不一定成正比例,但多學習、多讀書是必要的。你們這一代青年作家出頭早,起點高,我們老一輩人很高興。但是,你們這一代青年讀書少,短外文。要多讀書,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也要讀外國文學作品。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學習中國民族藝術,學習詞彙;讀外國文學作品,如法國莫泊桑的小說,主要看他怎樣取材,怎樣寫人。懂外文,可以直接讀許多外國作品,學英文就可以,能讀就行,不一定能說。
學習就像小孩子擺積木,一塊積木擺不出什麼東西,許多塊積木才能擺出房子啊,大山啊,大橋啊……學習也是這樣,知識積累多了,才能用得上,才能寫出好作品。前幾天,廣播電台的播音員讀唐張繼的詩《楓橋夜泊》把“月落烏啼霜滿天”的“烏”讀成“鳥”,說明這個播音員讀書少,文學修養差。
現在有些作品不好。寫小說一定要避免編造,因為編造的東西讓人一看就不真實,讀者一下子就否定了。中國人寫小說一定要有中國的民族特色,如果把你的作品譯成外文,就應該讓外國人看了就知道你是中國人,有中國的生活氣息,中國的氣派。
鐵凝:我的作品寫得不好,您提點意見吧!
冰心:你得了獎,覺得不滿足,就好。如果一得獎就滿足了就不好。你結婚了嗎?
鐵凝:沒有,我沒有時間想這方麵的事。
冰心:這事可遇不可求。你現在出名了,可能會收到許多來信,你要謹慎。頭一封信讚揚你的作品;第二封信談人生哲學;第三封信就向你求愛了。我十九歲就寫作品,那時候我收到許多來信,一封也不回,在家把信交給父母,在學校把信交給老師。所以那時候有人說我是“冰心”。梁實秋說我“女人的缺點我都有,女人的優點我一點也沒有”(笑)。有的女作家結婚早,就影響寫作。
鐵凝:我收到一百多封來信,不好回信,因為要我談創作經驗,我覺得不好談。
冰心老師,您說的話都很有意義,聽起來也很親切。您給我題個詞吧!
冰心:好吧。
冰心給鐵凝的題詞是:
有工夫的時候,多看些古典文學和外國小說(譯本也好),這樣眼界廣些,詞彙多些,於年輕的作者有便宜的地方。
鐵凝小朋友。
冰心 三·二十九
(原載《文藝報》199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