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後記(1 / 1)

我在最後一遍看過書的校樣後,抬頭望望庭院裏的景色,窗前的寒緋櫻已綠陰如蓋了,記得交出書稿的時候,還在冷風中孕育花苞。

冰心的佚文與遺稿,發現、整理與研討,已有時日,經過了好些朋友的努力,最後在我的手上編成了集子。沒有他們的發現、整理,便是沒有這樣一本書,冰心被埋沒許久的美文,就不能與讀者見麵,冰心和她的作品的另一麵,也不能為世人所知。我在序言中,重點提到幾位學者的名字與辛勞,既是出於尊重事實,也是出於一種感念,但還有未盡者,如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的步起躍教授贈送的《李易安女士詞的翻譯和編輯》全本手稿複製件,林幼潤女士對英文詩稿的錄入與校訂,北京外國語大學陳恕教授、汪玉林教授與日本關西大學萩野脩二教授對有關文稿的校訂,冰心文學館的李青、水瑩女士對佚文遺稿的發布與研討所做的大量工作等,沒有他們的付出,僅憑餘一己之力,是編不出這本書的。

我在心存感念之際,還有幾句話需要交代一下:

其一是,我在“冰心佚文與遺稿發布會”上,曾公布了日本學者發現的《寫給日本的孩子們:我的童年》、《欣賞中國文學的方法:關於中國人的國民性——謝冰心女士講演》(上、中、下)等編目,後經確認,有的是由中文翻譯成日文,有的已經翻譯成中文,都在《冰心全集》之中,類似的文章,也都不以佚文認定,故未收入本書。

其二,冰心日文版的佚文,在發現的過程中,先後有人翻譯,我也請人翻譯過。為了保持文風的統一,本書全部采用旅日學者虞萍女士的翻譯稿。所有譯稿,均得到日本名古屋大學言語文化部中井政喜教授的指點與校對,在此一並表示謝意與敬意。

編者

2007-4-21於根葉綠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