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曠世悲情的藝術演繹--《椅人》序(1 / 2)

現在中國新聞社蘇州分社工作的洪曉紅,此前在北京待過一段時間。大約是在2002年夏季某天,我們在亞運村一家飯館不期而遇。北京作家陸濤把洪曉紅介紹給我和安波舜,說她也寫小說,而且有一部新作即將完成。陸濤的話沒怎麼太在意,但洪曉紅給我印象卻頗深,她穿著素雅,舉止優雅,加上長相清雅,一個十足的江南淑女形象躍現眼前。

那次見麵後不久,洪曉紅發來她的長篇小說《椅人》的電子文本,我看後感到很驚異。《椅人》所講述的發生在民國年間江南水鄉同裏的故事,從一對“龍鳳椅”‘說起,變戲法一般地抖摟出一樁又一樁的愛恨情仇。那種懸念重重的敘述,那種雍容矜持的文字,都和一個年輕而靚麗的女性相去甚遠。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小說,但作品既不夠時尚,作者也不夠知名,隻能推薦給有關出版社試試看。書稿先後給了兩家出版社,一直沒有下文。後來一家出版社表示,小說內容不符合他們的需要,不考慮出版了。隻剩下一家出版社尚無回音,那就是花山文藝出版社。約在2004年5月間,花山文藝出版社的李爽編輯打來電話,說他們看過《椅人》的小說後,覺得雖然不屬於暢銷作品,但有一定的意味和品位,初步商定要做。我當即表示讚同,爾後便與洪曉紅聯係,此時洪曉紅已回到蘇州,因《椅人》出版未卜已有一段時間,她在轉入廣告策劃的新工作後已快把此事淡忘了。好像那天輾轉找到她的電話說起《椅人》出版事,她先是恍然大悟,繼之是感慨萬千,莫名的欣忭溢於言表。

《椅人》要正式出書,出版社和作者都希望我為《椅人》作序,我與這本書的如許瓜葛,也使我義所難辭。於是,我又重讀了一遍《椅人》,感覺仍像以前一樣,這是一本別具意趣、值得一讀的作品。

我首先的感覺是,《椅人》所描寫的圍繞一對“龍鳳椅”所發生的曲折離奇的故事,不大可能是沒有生活依托的完全的藝術虛構,它極有可能是某個家族真實的曆史與傳說的演繹。我未與洪曉紅就此交流過,因而不知道故事是否與她的家族或直接或間接地有所關聯,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一定是從某個家族的曆史與傳說中打撈出這一引人的故事,爾後在腹中醞釀良久,並決意把它以小說的形式呈現出來。

圍繞“龍鳳椅”所發生的情愛糾葛,從周青天與畢小苑不能共生但求同死的感天動地的殉情開始,自乾隆皇帝開恩把他們上吊的楂樹賜做了一對“龍鳳椅”之後,事情就變得神聖而又神秘起來。到周玉成這一代,周、畢兩家犬牙交錯的關係已糾結成了一團亂麻:先是大太太與老管家畢顯貴偷情懷孕,為了保全麵子,周玉成不得不把非親生的周汝佳當作兒子對待;接著是周玉成看上“落玉閣”裏色藝雙全的當紅妓女“玉牡丹”,以近乎天價的代價贖出“玉牡丹”做了自己的二太太,但過門不久的“玉牡丹”享受不了周家的榮華富貴,離奇地溺水又被人救出,從此成為一段懸案;而周玉成後娶的極像二太太“玉牡丹”的三太太葉子,其實就是二太太“玉牡丹”從良之前與胡巍所生,因周玉成眷戀二太太,二太太也想報答當年周玉成的救命之恩,讓葉子以自然吸引周玉成的方式,繼她之後做了周玉成的三太太。周玉成把一對“龍鳳椅”視若生命,發泄欲情、傳宗接代,都必在“龍鳳椅”上進行;不理解的葉子慢慢地理解了這一切,逐漸把嗬護“龍鳳椅”和摯愛周玉成當成了生活的兩個中心。但從周玉成到周玉成摯愛的“龍鳳椅”,卻被滿腹怨尤的周汝佳視若仇敵,他不僅在“龍鳳椅”上強暴了他覬覦已久的葉子,而且以要挾手段把“龍鳳椅”要到自己手裏,並把它賣給了外國人羅伯特做了生意上的交易。周玉成抵不住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突然中風後沉默寡言,最後喝了水銀投入池塘自盡。此後,周汝佳鋃鐺人獄。葉子遠走上海,“周家,再也不是原來的周家了”。“老宅子人去樓空,隻有榮媽一人兢兢業業守護著它,守護這周家人夢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