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織語說是要見老太太醒,可她始終未睜開雙眸,辰光一點點過去,這日便過了,翌日又是天明,她在屋裏幹躺了許久,起身時腿麻,若不是微雨扶著,那便是往地上磕的命,婉然在架子上看著她們,等李織語要出門,便跟著,也不要抱,自己走。
雖說家中大事不斷,到底有些素日裏交好的人家願意上門,勸勸李織語,也與趙氏談心,不至於叫這倆女流之輩淒苦,杏嬸子還好,她性子潑辣,李武被抓到牢裏,每日雷打不動過去探望,人家不讓,她就能在外頭大鬧,叫滿縣人看這大鬧局,有時回來了還來看李織語,看她手上一層層裹的傷,隻覺觸目驚心,又要安撫她:“我家那老大也去尋人幫忙了,便是康家不成,我就不信別人不成。”
李織語笑:“杏嬸子說的對,此事可有寫信給靈均哥哥,他在外頭,興許認識的人更多。”
杏娘子倒頗為發愁,“寫是寫了,就是不曉得那臭小子接到麼,這會子還沒回來,忒的慢了,等他回來,看我不揍他。”
卻有人敲門,常隨去開的大門,原是康老太太到,李織語也就裝作不知前情,喊她姨奶奶,讓微雨去泡茶來,杏嬸子見是來客人,便告辭,回家做飯,家裏雖說沒幾個人在了,但貓兒還多呢,吃喝總要照顧,為它們,杏嬸子都不會倒下。
康老太太先看過自家祖母,李織語便請她落座,與孫嬤嬤言說有事商談,孫嬤嬤雖說疑心,到底帶微雨先退下去,由著她們說事,李織語已經厭倦了繞圈子,便問道;“姨奶奶想讓我嫁到康家,必然不止是想照顧我的緣故,我想知為何,再者,若是嫁,嫁與誰呢。”
“我也算瞧著你長大,自然是讓你嫁的嫡子。”康老太太病情未好,麵色倒是有些發白,說話卻不急不緩,“康家子嗣多,你若到康家,有我護著,往後也不用擔心,再有子嗣,若你不想見妾室,叫她們挪得遠遠的,我給你抬個嬤嬤打理便是。”
李織語覺得這實在是好,笑道,“嫁嫡庶我都以為差不多,隻要別讓我嫁貴府的十少爺,姨奶奶,據我所知,還未成家的嫡子便隻有這位了,餘下的皆是比我小的哥兒,您是如何想的,可否與我透底。”
康老太太皺眉,“語姐兒,你可要想明白了,若不選十哥兒,你嫁個庶出,往後難免吃苦頭。”
李織語對的話感到難以理解:“姨奶奶您既然說要護著我,我私以為,那應是不分嫡庶的,再有吃苦頭一說,貴府的二太太視我為眼中釘,有這樣的婆婆,我便是給您護著,餓得捧一鼻子灰,何況我還沒心大到嫁給把推下山,給我下藥,以至於我無法生養之人,除開十少爺,隻要不讓我做妾,我嫁誰都好。”
康老太太不愉道,“嫁給庶子有何出息,你又何必要跟十哥兒計較,以往是他不懂事。”
“於我眼中,過了十歲,那便再不能有不懂事一說,再如何都該長大了。”李織語真是對這上頭的話反感,自己這是計較嗎,當然是,可不計較,難道還要原諒康十少不成,那可沒門,誰叫李織語天生心眼小,斤斤計較,但沒想到康老太太對庶出意見如此之大,隱約有幾分瞧不上眼。
李織語隻得再與康老太太重申了回,她老人家就拉長了臉,“嫁給十哥兒是最好的,我不知你到底是在想甚,可語姐兒,你沒的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