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4、猢猻終有散局(1 / 1)

卻說那日,吳奈央自打聽了,自小七口裏所傳李員外在信中所言之詞,登時神色丕變,而後便暫時放棄了對於‘伶樓’頭魁以柔,對其身份的堅持,轉而策馬揚鞭急速趕回了乾都。

“難,速離去!”

李員外信中隻這寥寥幾個字,而且筆畫不甚順暢,甚至令吳奈央一時之間誤以為是有人冒名寫來,以達到某些不知名的目的,遂,他急忙趕回家中,一來是為了比對字跡,一個人的字跡在短時間內是不會大變的,即便是字跡繚亂,但也不至於連字骨都變。二則,此言雖少,字裏行間的嚴肅卻令人極為不安。

李員外此時身在何處?是因何緣由寫了如此言語字跡?……還有,究竟是為何原因,使得此前一直對唯一的掌上明珠至若珍寶的李員外,在去了蜀地之後,竟對親生女兒隻字不提毫不關心?

這更是令吳奈央心中疑惑更深,李莞思那邊他是絕不會就此罷手的,然,李員外這邊的事情……倒是全然不在預料中。

而這信中的‘離去’,吳奈央此時方才思索這個問題,自打婚事以來的這段時間,他早已沒有其他心思想著寫問題,而他也儼然已將李府看做了家。並非他貪戀富貴,而是因為那個人。

原來念一個人,戀一個家是如此光景。令他連自己的身份都忘記了,真不曉得是應該歡呼還是悲哀。

但眼下之事,卻使得他不能再次傷春悲秋,李府的兩個主人此時都身處危難,而作為義子的周世昌此時亦是不知所蹤,此時,府裏唯一能主持做事的也就隻有他了,他切不可在此時亂了方寸。

打發了小五小七他們不動聲色地將乾都各商鋪的事宜打理了一番,又交待後院管事的,速速打發了府中的仆人。

此時,府中僅剩下小五小七心歌等不足五名下人,這幾個人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肯走的,因為他們同吳奈央一樣,無路可走,無家可回。吳奈央最終別無他法,留給他們不少金錢,買了鋪子,令他們各自執掌,如此,若是哪日大小姐回來,也好有個可以投奔之處。如此,他們幾個方才作罷。不然,他們一行人跟著一個身無寸鐵的吳奈央,倒是不知誰連累誰,而各自牽絆了。

盡管李家進行的這諸多事情極為隱秘,但終是憂鬱家產浩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時之間,整個乾都,乃至南疆一帶的商家都惶惶不自安,各方打探風波源頭,唯恐事關己身。如此一來,商市上更是出現了極大的波蕩。

而驚起這一片漣漪的吳奈央此時,卻留下李府這個已被圍困的空巢,隻身前往了青嵐山,再不去管乾都亂成甚麼個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