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學期,學校讓我分管“校園之聲”廣播室。為增強宣傳效果、提高收聽率,我決定對廣播欄目進行調整,新開設了一個點歌台欄目。學生課下可以到廣播室自由點歌,也可以以紙條形式,將自己喜歡的歌曲獻給自己的老師、同學或父母,或其他最想獻給的人。
“隻要你需要,我將盡力滿足你的心聲。”這是廣播室點歌台的宣傳語。
節目一開播,立即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每天到廣播室點歌的學生絡繹不絕,點歌的紙條更是如雪片般飛來,這讓我頗有一種成就感。
這天,我正在廣播室裏整理節目單,在厚厚一摞點歌的紙條中,有一張紙條引起了我的注意,紙條上這樣寫著:六年級三班的劉黎穎為六年級三班劉黎穎點播歌曲,祝她生日快樂,天天開心。我一看,咿,這一個班有兩個劉黎穎?好玩!我笑了笑,就在當天的節目裏滿足了劉黎穎的點歌要求。
大約一周後,我又收到了劉黎穎的一張點歌紙條,隻見紙條上寫著:六年級三班劉黎穎為六年級三班劉黎穎點播歌曲,祝她的父親健康、平安。紙條下麵用鉛筆寫了一句:謝謝老師。又是劉黎穎為劉黎穎點播歌曲?有意思有意思,還謝謝我,真是個懂事的學生。我點點頭,笑了笑,在當天的節目裏我再一次滿足了劉黎穎的點歌要求。
但此後一連數周沒有收到劉黎穎的紙條。這天下午課外活動,我在廣播室整理材料。重新翻出劉黎穎的那兩張點歌紙條,仔細端詳著上麵的字跡,我這才注意到劉黎穎的字是那麼小巧娟秀,那麼工工整整。我猜想,劉黎穎一定是個有趣的小女孩。那麼另一個劉黎穎會是什麼樣?這兩個劉黎穎會不會是同一個人?如果是,她為什麼自己給自己點歌?這個女孩一定有故事!我私下猜測著、疑惑著,我的好奇心終於被調起來,我決定去找她,當麵核實一下。
剛起身,聽到有人輕輕敲門,我趕緊過去開門,隻見一個又瘦又小的女生站在門外,從她的校服上看出她是六年級的學生,可她的個頭要比同齡人整整矮一頭。她很靦腆地說:老師,我是劉黎穎,六年級三班,我來向您告別的。謝謝您兩次讓我點播歌曲。說著,她低著頭,兩手不停地扯著校服的衣角。
你就是劉黎穎?我正要找你,你們班還有一個和你重名的?劉黎穎搖了搖頭,沒有,就我自己。果然沒猜錯,她是自己給自己點歌!這可是點歌節目開播以來第一次遇到。我對麵前這個小女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不明白她來告別的意思。我請她坐下來,慢慢說。
從簡短的談話中,我了解到,原來劉黎穎家在遙遠的農村,因為家庭貧困,母親在她3歲那年跟人跑了。兩年前她隨父親打工到了這座城市,費盡周折,才進了這所學校讀書。可就在半月前,父親在工地上受了重傷,幹不了活了,她也不能上學了,決定陪父親回家養傷。說到給自己點歌,她臉色很淒然,過了好一會兒才囁嚅著說,因為自己是從農村來的,學習又不好,在班裏沒有人瞧得起她,自己也沒有知心朋友。她說,她多想有人能為自己點歌,哪怕是一支歌也行。有人為她點歌是她最大的夢想。可是,沒有人在意她……
多麼敏感善良的女孩!我不禁長歎一聲。我勸她留下,好好讀書,並告訴她,假如真的有一天不能回到學校,別忘了經常給自己點一支歌。她點點頭,又搖搖頭。沉默著走出廣播室的一刹那,她突然轉過身,朝我深深一鞠躬,然後轉身跑了。
新學期開學後,劉黎穎再也沒有回來,我心裏不免有些失落。在新學期的第一次點歌節目中,我噙著淚水點播了一支歌曲,獻給劉黎穎,祝她平平安安。我想,她在遠方那個偏僻的小山村裏一定會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