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讀書·學習(2 / 2)

20歲到35歲讀的書:

哥德的《赫爾曼和陶洛狄亞》(極深刻)/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極深刻)/杜特切夫的《詩集》(很深刻)/俄譯《奧德賽》和《伊利亞特》(很深刻)/菲特的《詩集》(很深刻)/古誠的俄譯本柏拉圖著作《PHAEDO》和《SYMPO》

35歲到50歲讀的書:

希臘原文的(奧德賽》和《伊利亞特》(極深刻)/民間史詩《布拉伊)(極深刻)/賽諾封的《阿納巴西斯》(極深刻)/雨果的《悲慘世界》(深刻)/亨利·伍德夫人的長篇小說(很深刻)/喬治·艾略特的長篇小說(很深刻)/特羅洛普的長篇小說(很深刻)。

50歲到63歲讀的書:

希臘原文的全部福音書(深刻)/希伯萊文的《創世紀》(極深刻)/亨利·喬治的(進步與貧困》(極深刻)/西奧多·派克的《宗教演說辭》(很深刻)/弗列德利克·威廉·羅伯遜的《布道集》(很深刻)/費烏爾巴克(我忘了題目,是關於基督教的作品)《基督教的實質》(很深刻)/柏斯卡爾的(感想錄》(深刻)/希臘史詩劇(深刻)/孔子和孟子(極深刻)/(我記不起了,是一個著名法國人好像叫拉利塔·維斯塔拉)的論佛教的著作(深刻)/老子(法譯者於連)(深刻)。

1891年10月25日給彼得堡一位出版家的信中附件。

“我珍惜每一滴水,並把它注人到《複活》裏。”“我的整個身心都浸透在《複活》裏,進展順利。完全接近結局了……長久以來,從理智上和肉體上,我都沒有感覺到自己這樣愜意,這樣朝氣蓬勃了”。“《複活》擴展起來了,差不多要寫出一百章。”

《日記》

“現在,我完全醉心於修改《複活》。我自己也沒有預料到,怎麼能在其中那麼多地敘說法庭、刑罰的罪過和謬悖。”

《給巴·伊·畢留科夫的信》

“我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但是,非常聚精會神地從事《複活》寫作。我期望說出許多重要的事情。因此,我這樣被吸引住了。”

《給巴·伊·畢留科夫的信》

“我本來致力於自己所喜愛的事業,像個醉漢一樣,我懷著這樣的熱情創作,以致全身心都沉醉其中了。”

《給巴·安委·布朗日的信》

“我不能把自己的信念表達出來。從哲學上感到不鮮明,有時覺得好,有時又像中了魔。我想,一切重新做起,或者斷然擱置起來,去寫中篇小說(《複活》)或者戲劇。”

《日記》

不好的書不僅無益,而且有害。應當首先竭力閱讀和了解各個時代和各個民族的最優秀作家的書。

《外國名言一幹句》

假使你想寫一本書,但是可以不把它寫出來,那就不要寫。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