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道》
信仰含有人生的意義,給予人們力量及生活的方針。活著的人,不論哪個都是得先尋求人生的意義,再據其生活的。不去尋求人生意義的人,與死去的人沒有兩樣。
《教會與國家》
理,信仰如果一個人過著不好的生活,那是因為他沒有信仰。同如果某些國民過著不好的生活,那隻是因為他們失去了。
《人生之道》
對別人說謊話,實在是一件惡劣的事,然而對自己說謊,更是件糟透了的事。因為對別人所說的謊言,隨時有被揭穿的可能,而欺騙自己的謊言,卻沒有人來揭發。所以,欺騙自己的謊言,愈發對人有害。因此,你要注意,不要對自己說謊,特別是有關信仰的問題。
《怎麼辦》
純真的生命,活在信仰、空想及瘋狂當中。
《我的信仰是什麼》
信仰有兩種,一種是盡信他人所說之事的信仰,這是對他人的信仰,這種信仰有很多種方式;另一種則是遵從賦予我們生命之主宰的信仰,這是對神的信仰,對所有的人類來說,這種信仰的方式隻有一個。
《人生之道》
如果人們想用祈禱或儀式來取悅上帝的話,那簡直是欺騙上帝的舉動。我們不可以欺騙上帝,能欺騙的隻有自己。
《人生之道》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喜歡向別人傳播他自己的信仰?如果他擁有真實的信仰,他應該知道,所謂信仰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人們自己所確立的與神之關係,因而是沒有辦法教人信仰的。隻有虛偽的信仰,才能為人所傳授。
《教會與國家》
不知神的存在不是一件好事,但更糟的是信仰不是神的神。
《人生之道》
人的信仰越堅定,生活就越不可動搖。沒有信仰的人,過的是和動物一樣的生活。
《人生之道》
所謂信仰的事業,就是本著信仰的生活。因為,隻有生活的地位,才能高過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所以我們隻能遵從由生活而認識的神。
《教條神學批判》
不信周圍所有的人所信仰的,並不能就說他是個沒有信仰的人。信自己所不相信的東西而思考它,並說給眾人知,這樣才是真正沒有信仰的人。
《人生之道》
我們不能根據理性來達到真正的信仰。但是,為了檢討別人所傳述的信仰,理性是必要的。
《人生之道》
不管哪種信仰對任何人所指示的任何解答,即信仰所作的所有解答,都是對生命有限的人類賦予無限的意義—就算痛苦、貧乏、死亡也不能毀滅的意義。也就是說,隻有在信仰當中,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及可能性。信仰的最原始意義,並不是“指示人們眼睛所看不到的東西”,也並非啟示錄(這隻不過是紀錄信仰的一種象征),更不是神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應先為信仰定位,而後為神定位,不是通過神來為信仰定位),這些都隻能解釋為最普通的信仰。但是,不能一成不變地接受別人所說的信仰。我領悟到所謂信仰,是了解人生的意義,並由其中走向永生,而非自滅。人隻要活著,便會信仰著某種東西。若是人們不相信人類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活下去,那就是他沒有活過。如果他沒有發現到有限之物的虛無,不理解其中的無常,那麼他隻是信仰這個有限之物。若是他能覺悟有限之物的虛無飄渺,便是信仰著無限的永恒。沒有信仰,人們是無法生存的。
《杆悔》
人們要是有真實的信仰,便如同在黑暗的屋子裏點起明亮的燈火一般,整個心會明亮清澈起來。
《人生之道》
信仰並非是對事物的所以然及該如何做質疑,而是堅信對我們有所啟示的東西。真正的信仰會告訴我們人為何物及人該做之事,但卻不告訴我們結果。
如果我信仰神,就沒有必要詢問板依神的結果是什麼。因為我知道,我愛神,從愛那邊除了得到善以外,我是不會得到任何回報的。
《人生之道)
糾纏於彼此永遠相斥的善與惡之間的人生,到底為何?人們要如何來處理這個善惡之間的相斥?要怎麼生存才好?信仰的問題經常有關善與惡,以前是如此,將來也可能不會改變。然而教會的教諭,經常不回答你人生要怎麼過,而是為你提出了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是一個罪人?並如此回答你:你接續了亞當(譯注·背叛神而被逐出伊甸園的始祖)的罪,在罪惡之中降生,並一直生活在罪惡之中,而無法過純潔無邪的生活。
《教條神學批判》
認為不能通過理性去解釋信仰這一古老的謎團,現在已經過時,而且對我們說來已一去不複返了……人們總是用理性而不是信仰去理解一切東西。曾幾何時,人們認定隻有用信仰而不是理性才能具有認識這一說法,還可以自我欺騙;然而一旦人們認識了兩種信仰,並看到自稱另一種信仰的人同他們篤信自身信仰的方式一樣,他們就不得不用理性來看待問題了……在我們的時代,企圖用信仰而不是用理性向人灌輸精神的東西,就像企圖不通過口腔而養育人類一樣。
《論生活)
真正的信仰並不是去信奇跡、聖禮或儀式,而是去信對全世界人類有所幫助的一個真理。
《人生之道》
被稱作信仰的,不過是對信仰所作的說明而已;而被稱為是社會和國家的生活的,則是信仰本身。以上兩者之間的對峙到了今天,大多數文明人的生活,隻剩下對執法者們的信仰而已。
《我的信仰是什麼》
“以前所思考有關於神的事,完全錯誤,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信仰出現了某種相異之處罷了。
未開化的人不再信仰木雕的神像,這並非意味著他們認為神原本就不存在,隻不過是他們了解到木雕像不是神罷了。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去理解神,但是可以慢慢地加深對神的認識。所以,為了我們自身的緣故,我們寧可丟棄對神的一些粗糙的想法。為了更好更深刻地認識我們稱之為神的東西,必得如此。
《人生之道》
如果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那已經不再是信仰。
從未有“我不能相信謊言”的想法之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
《人生之道》
要光榮地活著,不可以不知道自己當做之事及不當做之事。因此,信仰是必要的,信仰知道人為什麼活在世上。所有理性的人類都擁有這樣的信仰。
《人生之道》
教會信仰是一種奴隸製度。
《人生之道》
真實的信仰不需要教會。
《人生之道》
現代的人們,有的人有信仰,有的人沒有信仰。你可以試著去問別人,他們在真實的生活上,信仰著哪一種教誨?他們應該會告訴你,他們信仰的是第一二局(譯注:皇帝直屬的官署。擔任立法的工作)的官員們,或是立法會議所製定由警察來執行的法律。這個法律是現代歐洲人所認同的惟一信仰。他們都知道,法律並非上天的恩賜,也不是預言家所創造,更不是賢者所製定的。他們不停地指責官員們或立法會議所製定的法律,但事實上仍舊承認這些法律,並服從執行這些法律的警察,不管警察們有多苛刻的要求,仍然是毫無怨言地服從。我們必須要有個心理準備,年輕的孩子們將會受淩辱、將會遭殺害,或者去殺害別人—官員們或者立法會議是這樣子在寫法律。看看我們世間養育兒童的父母們,對於受賄的官員們所朝令夕改的法律,是如此地順從。
《我的信仰是什麼》
今人在沒有信仰的境況下生活著。一方麵,存在著有教養的少數富人,他們看破了教會的催眠術,什麼也不信。他們把所有信仰都看成荒誕的,看成束縛大眾的栓桔—除此別無他屬。另一方麵,存在著大部分未受教育、貧窮,然而大都誠實的人,他們依然在宗教的麻醉之下,而且還認為他們有信念和信仰。然這並不是真正的信仰,因為它並不給人類在世界上的安身立命之處灑下光亮,而僅僅使它暗無天日。
《什麼是宗教?》
信仰就是生命力。
《我的懺悔》
人必須相信什麼,人不能沒有信仰。但是,你不能相信別人所說的事,你應該靠你自己思想的發展,用你自己的理性來判斷、斟酌,而後才能相信。這也就是說,相信神,相信真實永恒的生命。
《光在黑暗之中閃爍》
人若是隻為了要求未來表麵的幸福而有信仰,那並不能稱作信仰,而隻是為未來打算。因為,真正的信仰隻能給你眼前的幸福,未來不管怎樣膚淺、表麵的幸福,都是不得而知的。
《人生之道》
在失去對神的信仰之時,我如同死去了一般。要是沒有尋覓神的癡望,我恐怕早已自殺了!感謝神,隻有在尋求上帝之時,我才是真正地活著。
《懺悔》
如果想要得到真實的信仰,首先必得立刻丟棄自己盲目的信仰,然後根據理性,全盤檢討自幼所學及深信不疑的一切事物。
《人生之道》
我們一直深信,我們自身所造成的許多不幸,全部都是我們生活的必經之途。所以,基督所教給人們的“要怎樣才能遠離不幸,過幸福的生活”,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我的信仰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