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們在堅忍耐苦之時,教會是存在的;當他們漸漸地變得腦滿腸肥,他們的傳教活動也就告終。
《怎麼辦》
真正的基瞥教,否定基於基督教的暴力,更完全否定讓政府與支配階級擁有有利的立場,如階級差別、財產的積蓄、刑罰、戰爭等。政府和支配階級都了解這一點,因而他們認為,隻有支持自己立場的宗教,才有去支持的必要。被教會扭曲的基督教,似乎對政府和支配有利,因此他們不停地歪曲真正的基督教,並把通往真正的基督教的途徑,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之外。
《關於信仰自由》
異教徒社會組織的基礎,在於複仇與暴力。這是情勢所至無可奈何的事。而我們基督徒的社會基礎,如眾所認同的,是自然的愛與對暴力的必然反對。但是實際上,暴力仍然是支配者,因為被人們傳述歌頌的基督教諭,並非真正的基督教諭。
《人生之道》
人要是過著邪惡的生活,會說:“上帝是不存在的。”這時他並沒有錯,因為上帝隻有對那些找到了他,並一步步邁向他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對於那些遠離上帝、反對上帝的人來說,上帝是不存在且不能存在的。
《人生之道》
我們如果不用眼睛去看、不用耳朵去聽、不用雙手去觸摸,可能就沒有辦法認識我們周遭的每件事物。如果我們不能靠自己去認識上帝,那麼我們就可能不會了解自己,連我們在周遭世界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接觸的東西,都可能無法真正地領會。
《人生之道》
基督教誨的力量,並不在於基督對有關人生意義的說明。由這個說明衍生出來的,是有關人生的訓示。基督有關形而上學的訓示,絕對不是新的東西,其原本在人們的心中早已銘記,與全世界所有真正的聖賢對人類的教誨,完全一致。基督教誨的力量,就在於將這個形而上的教誨,應用在人類實際的生活上。
《我的信仰是什麼》
所有的人如果都能實行基督的訓示,在這片土地上,就可能建立起神的國度。我自己一個人能實行基督的訓示的話,我就是為所有的人及自己,做了最好的事。不實行基督的訓示便無法得救。
《我的信仰是什麼》
身為一個基督教徒,如果誓言服從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也就是以國家生活的基礎為行為的準則,那麼他等於是完全放棄了基督教。因為,一輩子無條件服從人類所製定的法律的人,會因此而非常肯定地放棄基督教,一個擁有在生活的任何情況下完全遵從內心所意識到上帝充滿愛的法則之本質的宗教。
《上帝的天國在你心中》
國家的所有義務—宣誓、納稅、審判或軍隊等,全違反了基督教徒的良心,但是國家的權力全部都建立在這些義務之上。與政府敵對的革命分子,是在外部與政府戰鬥;基督教絕對不與政府戰鬥,但卻一點一點地從內部開始腐蝕政府的所有基礎。
《上帝的天國在你心中》
不承認宗教的人們,信奉一種服從有力的多數人所做的事的宗教,簡單地說,就是服從現存權力的宗教。
《我的信仰是什麼》
教會的教義,原本是從一點點的玩世不恭衍生而來的,而今日的基督教,卻視其為最邪惡的敵人。那些聖職人員將自己奉獻給任何事物,惟獨不奉獻給耶穌的教諭,因為他們根本不讚同耶穌的教諭。
《教條神學批判》
基督的教誨提高了人子(也就是人類)的生命本質。他並自稱為上帝之子,引導人們認識他的教誨。
《我的信仰是什麼》
基督的訓示僅是對個人的拯救,而無關一般的國家問題—這樣的說法並不恰當。
《我的信仰是什麼》
為了實行基督的教誨,不管遇到怎樣難堪的境況,不管是否因而將失去生命,我都不覺得可怕。會感到恐懼的人,是沒有發覺自己孤立生活,將是愚劣且毫無希望的人,以及總以為隻有自己不會死。我知道,隻顧自己個人幸福的孤立生活,是相當愚蠢的,過這樣愚蠢的生活必定會有愚蠢的死法。因此,我不能感到可怕。我和大家、和不實行基督教誨的人一樣,將來有一天都會死亡。但是,我的生死對我以及所有的人來說,有其價值存在。我的生與死,對於所有人的生活,多少有點用處吧?這才是基督的教誨之所在。
《我的信仰是什麼》
基督的訓示,是惟一能領導人類的教誨。基督的理想不能用膚淺的規則來頂替,也不應該這麼做。我們應該保持這個理想的純粹狀態,並好好地宣揚它。最重要的是,必得信這個理想。
《克羅采奏鳴曲》
“基督教國家”的本質和“溫熱的冰”一樣。是國家不存在還是基督教不存在?
《教會與國家》
基督教徒聲言服從人們或人類製定的法律,就如同仆人同時也聽從主人以外的人之命令。人須得忠心不貳。
(上帝的天國在你心中)
以基督為基本而發展的教會,其教義所述的“基督教”要是完全不存在的話,現在自稱為基督教徒的人們,應該會更接近基督教的教誨,亦即關於幸福生活的合理教誨。
《我的信仰是什麼》
一個真正的基督教徒,在國家提出違反他良心的要求時,他可以有如下的反應,而且必得如此—雖然我無法證實我對國家來說是有用的或是有害的,但重要的是,國家對於這個我來說,並非必要的;其次,我無法做到所有對國家的存在是必要的條件。我所領會到的僅有這兩點。
《人生之道》
曾經有個時代,教會指引著世人的精神生活。但是,教會雖然向人們保證幸福的生活,而事實上,教會卻脫身避開因生活而引發的政府鬥爭。於是,教會的這種作為,使得教會違背了自己的使命,還引得人心向背。教會的毀滅,不是因為教會自身的墮落,而是因為在君士坦丁大帝(注:羅馬帝國皇帝,賦予教會各種特權。二七四一三三七年)時代受權力庇護的神職人員們,違背了勞動準則的緣故。因為他們有享受奢豪和怠惰的權利,導致教會的墮落;他們因為權利,而忘了為他人奉獻的使命,全心全意隻在教會的事物上。聖職人員們將他們的一切,都投注在怠惰與放縱之上。
《怎麼辦》
基督既非永恒之物,也不等於未來。當存在於我們人生中眼睛所看不到的永恒,與主宰萬物生存及運動的上帝靈魂結合為一體的時候,我們會達到永生,並呈現光明於眾人眼。
我們不靠祈禱,不靠聖禮或儀式,隻是因為愛,而到達永恒。
《人生之道》
我並不把基督教當做是神的特殊啟示,或是一種曆史的現象。在我心中,它是賦予我們人生意義的一種教誨。
《福音摘要》
基督教徒可以因為僅奉神的權力在上,而從人類的權力之中解放出來。基督教徒在自己內心意識到基督所指示的真理,並隻服從神的權力。
並非經由鬥爭,也不是經由破壞現存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改變對生活的思考方法,就可以從人類之中解放出來。
《上帝的夭國在你心中》
俄羅斯以及所有基督教徒的世界當中,想用暴力來改善人民權力的人也越來越多的情況之下,才能建立起來。
《人生之道》
我們在上帝的支配之下,自由自在地感覺上帝的存在。我們寧可依這樣的感性來認識上帝,而非理性。如同在母親懷裏吃奶的嬰兒一般,完全靠“感覺”來感覺母親的溫暖。
嬰兒並不知道抱著自己、溫暖自己的養育者是誰,但是嬰兒知道這樣的人存在,並在自己的意識之下愛著這個人。人類與上帝,便是如此。
《人生之道》
如果沒有教會,將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假設教會消失了,耶穌的教諭可能就會以其原貌而流傳於世。耶穌的教諭並不是耶穌隨心所欲的希望,事實上,耶穌所教給人們的,是他本人的一舉一動,也就是說,耶穌就是教諭。要做好事,人們見到良善,便會歌頌上帝。隻有這個教諭,與世界同生,隻要世界不毀滅,它就會永遠存在。
《教條神學批判》
教會的教義如今和基督教處於完全敵對的狀態。教會的教義已脫離了基督教的精神,並扭曲了基督教的教諭,甚至以其生活的全體來否定基督教的教諭。也就是他們非但不謙虛,而且自大、奢豪而不樸素;他們不責備別人,卻用暗喻隱諷苛刻地奚落別人,他們不原有別人的侮辱,而報以激烈的爭執,他們不容忍罪惡,反而以刑罰來處置罪惡。教會與基督教,兩者都相互否定。
《教條神學批判》
教會在口頭上承認基督教的教諭,然而在現實的生活卻一直正麵否定基督教的教諭。
《我的信仰是什麼》
沒有信仰的人的生活,無非是動物的生活。
《我的杆侮》
真正的信仰,不在於星期幾吃素星期幾該上教堂,或用哪一種方式祈禱。真正的信仰是寓於平日的愛、好的生活,以及待人如待己的習慣當中—這才是真正的賢者及所有民族聖人所教導給人們的信仰。
《人生之道》
真正的信仰不需要教會、裝飾,也不需要聖歌和眾多的教徒,真實的信仰隻在寂靜和孤獨之中,浸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