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在永生—亦即神與人類之間,所建立起來的遵從理性與現代知識的一種關係。隻有靠這個關係,人類才能朝著宗教所預定的目標前進。
《宗教是什麼及其本質是什麼》
“愛神與你的鄰居!”這樣的人生法則,是既簡單又明了的,每個人隻要稍微懂事,就可以真心意識到這個道理。所以,要是沒有虛假的教育,且所有的人都遵守這個法則,這個世界就可以成為天堂。
但是,常會有一些虛假的傳教士,他們承認不是神的神,把不是神的法則當做是神的法則,並向人們傳播。人們因而深信這些虛假的傳教,而遠離了人生真正的法則,疏遠了對神的真實法則的責任。所以,人類的生活變得痛苦,也變得更悲慘。
如果你不愛神,也不愛你的鄰居,那麼也不要相信任何的教誨。
《人生之道》
基督的教誨是有關真理的教誨。信基督並非是去信有關耶穌的事,而是去了解真理。基督的教海沒有辦法去強迫人們,也不能拉攏人們去實行。理解基督教誨的人,應該會相信基督,因為基督的教誨就是真理。知道對自己的幸福來說真理是必要的,就不能不去信這些真理。也就是說,真正理解自己常沉迷之事的人,必須抓住救助的繩索。如果有人問該如何去信基督,那表示他並沒有理解基督的教誨。
《我的信仰是什麼》
基督的所有訓示,為人們帶來神的國度,也就是和平。
《我的信仰是什麼》
偉大人物的教誨—能將暖昧難懂的敘述,轉變成清晰易解的敘述,才算是偉大的教誨。
《福音摘要》
宗教的本質全在於對下述問題的回答,“我為什麼活著?我同我周圍的無限宇宙的關係是什麼?”
一切宗教的形而上學,一切關於神抵和世界起源的教義和一切外在的崇拜—它們通常被認作即是宗教—都不過是宗教存在的象征(按照地理、民族和曆史背景的不同而區別)。從最嚴肅的到最粗俗的,沒有一種宗教的本質不是建立人與他周圍的宇宙或第一原因之間的關係的。無論是儀禮粗俗的宗教,還是崇拜高雅的宗教,其根本無不是此。一切宗教說教都表達了該宗教的創立者自己(以後是所有其他人)所認定的肩已與麵臨的宇宙及其起源和第一原因之間的養係。
《宗教和道德》
和哲學一樣被人們賦予特權的科學,不論在世上是多麼的意氣風發,卻不能說是安定及引導人心的指導者。科學隻是人類的仆人罷了。宗教創造了人類的世界觀,並給予科學生命,而科學隻不過在宗教所指示的道路上,不斷地工作而已。宗教光大人類生命的意義,適用於人類各個層麵的生活。所以,要是宗教闡述了錯誤的人生意義,在這個宗教的培養下成長的科學,可能也會致力於使這個錯誤意義適用於人類各個層麵的生活上。
《我的信仰是什麼》
稱作教會的教會與基督教之間,不但在名稱上毫無共通之處,還有兩個完全敵對的原則。前者是傲慢、暴力、固執、自以為是、死亡;後者則是謙虛、懺悔、順從、運動與生命。
《上帝的天國在你心中》
基督教的基本原則是人人平等,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同上帝的關係是平等的,而且因為他們作為上帝之子而互相是兄弟,彼此相識。
《宗教是什麼?》
基督的訓示是一道閃亮璀璨的光芒,黑暗是不能覆蓋住光芒的。光閃閃發亮時,沒有不被光照射到的,沒有人能反抗光,沒有人不跟隨著光。基督的訓示會覆蓋墮落生活者的迷惑,使其不能不跟隨在基督的訓示之後。這並不是和人類衝突,而是像物理學家所用的乙醚一樣,漸漸滲透所有的人。
《我的信仰是什麼》
如果我們日夜過著漫無計劃的享樂生活,我們就可以不需要上帝。但是,想到我是從何處來到這個世上以及死後何處去的問題時,我不能不去探索送我來到世上和即將來迎接我的冥冥中的主宰。將我送來這個世上的不可知之物,以及我又即將回去的不可知的地方,這一切我不能不去認識。
隻有送我來到這個世界以及即將迎接我離去的不可知的主宰,才是我心中的神。
《人生之道》
人們在閱讀福音書之時,不論托辭要複仇,還是為了保全自我、拯救別人,還是為了防止自己對鄰人作惡等,而欲遵循福音的教誨,進而當一名基督徒,大家都知道,此時必得作一個決定,是要拚命地隱藏基督的教誨所要求人們的事,還是改用暴力—亦即對鄰人作惡所支撐的生活?然而,人們卻非常輕易地接受用各式各樣教條,來頂替有基督教本質之教會的虛偽教言。
《人生之道》
即使人們不知道自己時時刻刻都正在呼吸空氣,但在開始窒息的時候,也會知道缺之即無法生存的某種東西消失了;就如同失去神的情況一般,人們常常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痛苦,而任由痛苦繼續滋長。
《人生之道》
對於不是真心認識神的人來說,神根本是不存在的。
《人生之道》
所謂神,對我以及所有的信徒來說,最重要的,是他所有根本的根本、所有原因的原因,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存在,是理性的極限。
《教條神學的批判》
我們都是神的工具。我們了解自己該做什麼事,但卻無從得知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注意到這一點的人,不能不時常保持謙虛。
《人生之道》
沒有神便無法生存下去。認知神與生存是同樣的一件事。神,就是生命的一切。
《懺悔》
依借思考力是無法理解神的。我們知道神的存在,但是並非經由思考而得知,完全是由我們自己,靠我們自己來意識神的存在。
人們要成為真正的人,必得先靠自己來意識神。
《人生之道》
完全相信別人口中有關上帝的種種,絕不可能認識上帝。
《人生之道》
神是否存在與自己是否存在?是同樣的問題。
《日記》
經由別人口中得知上帝的種種,是無法真正認識上帝的,隻有實行上帝的法則,即真正了解所有人們的法則,才能理解上帝。
《人生之道》
人心不正時,感覺不到神的存在,而且懷疑神的存在。要確實打破這種情況的方法隻有一個,即停止思考有關神的事物,一心一意想到神的規章,遵守神的法則,並博愛眾人。這樣做的話,對神所產生的疑惑馬上會消失,而且可以再度找到神。
《人生之道》
所有無神論的概念或言論當中,沒有比“教會”這個概念,更充滿無神論調的概念或言論。教會這個概念,並非是製造了更多惡事,也不是對基督教抱有敵意的一個概念。
《教會與國家》
耶穌不但反對像是自稱為傳教士的祭司,滔滔不絕地傳述一些無意義的事,以及像是玩魔術一般拿著麵包與葡萄酒(譯注·麵包代表基督的身體,葡萄酒代表基督的血)的聖餐儀式等讀上帝的行為,連傳教士這個稱呼,都極其反對。耶穌叫人們要在各自孤獨安靜之處祈禱,而禁止人們在教會祈禱。耶穌反對教會的存在,為了打破教會,耶穌還告訴人們,祈禱必須要付出真心,而且是內心的活動,不是教會的活動。耶穌並且告訴人們,我們不隻是避免在這裏所進行的一些事,像是判決、監禁、虐待、侮辱、責罰等,還要避免對別人使用暴力,以使自己能夠逃脫囚牢的禁錮。
《複活》
如果基督教不教人們要僧恨作惡並愛你的敵人,也不教人不要以牙還牙,那麼基督教就沒有存在於世上的理由。
《筆記)
真實的宗教了解人類所有法則之上的法則,也就是全世界人類的惟一法則。
《人生之道》
沒有東西給予人們的宗教,對死後的世界開出支票。
《人生之道》
某些製度越沒有理性就越沒有益處,其外在的威嚴也就越能將其包圍起來。因為,若不這樣做,可能就無法吸引任何人。教會便是如此。
教會儀式的莊嚴和外表的美麗,便是顯示教會缺乏理性及其有害本質之重要表征。
《人生之道》
人們不能誇耀自己的成就,因為不管自己成就了什麼事,全都不是自己的作為,而是住在人們心中的神所完成的。
《人生之道》
與上帝結合在一起的人,不可能會懼怕上帝,因為上帝不會加害自己。
《人生之道》
每個民族都會有自稱是惟一得知上帝真實法則的人存在。這些人為了證實自己所說的事,以及顯示自己所說的法則才是真正的上帝法則,常常會聲揚一些上帝的奇跡之類的事清。不僅如此,這些人將這些事記載在書上,並聲稱這是得自上帝的告誡,絕無虛假,而向人們傳播。
這些根本都是謊言,上帝的指示不會限定在某個特定的人類,更不會吝於啟示任何一個對真理有所需求的人。以往不曾有過奇跡,現在也沒有,各種有關奇跡的傳說,全是無稽之談。說什麼得自上帝告誡絕無虛假的書,都是一派胡言。不管哪一種書,都是集人類智慧而成;任何一本書,也都可以說是有害也有益,既真實也不真實的。
《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