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遇(1 / 1)

數年前,在獨家村飯店停車場上,不時能見到一個跛子向載客來飯店的轎車走去。車門一開,跛子就向下車的客人乞討。

有一天,跛子見一輛豪華轎車開進車場,便趕緊候在車門口。

車門開了。車上的客人沒有立即下車,隻是頻頻向跛子招手示意,要跛子盡量靠近車門。

憑經驗,跛子知道這位客人是叫他去接錢,於是向前挪了一步,長長地伸出了他那準備接受施舍的雙手。

跛子見這位客人果然從錢袋裏取出了兩張大鈔,但並未立即給他,而是問:“你年紀輕輕,憑什麼向我要錢?”

“我憑這——向先生要錢。”跛子指著自己的一條斷腿回答。

“既然僅僅是這樣——你走吧。”說罷,客人把那兩張大鈔又放回了錢袋。

跛子十分困惑,問:“先生,您為什麼不把錢給我?”

“我憑這——不給你錢!”客人回答這話的同時,雙手迅速將自己的褲管向上高高提起——跛子看出那是接了假肢的兩條斷腿!

跛子目送著這位客人坐上輪椅進入飯店大廳之後,似有所悟,急忙轉過身來,向正在關車門的司機打問:“先生,你能告訴我這位殘疾人是誰嗎?”

司機遞給他一張名片,說:“你自己看吧。”

名片上的姓名上方印著這樣三行字:

加利福尼亞大學客座教授

香港雙輪物業公司總裁

香港慈善基金會常務理事

跛子小心翼翼地將名片放進內衣口袋深處,當即就離開了獨家村飯店。

自此,再沒有人見到這位跛子在這座城市乞討。

能拿到通往成功彼岸簽證的人,不僅有肢體健全的人,同時還有拄著雙拐或坐著輪椅的殘疾人。這就表明殘疾人隻要能正視自身的缺陷、勇於戰勝艱難險阻,同樣能走向成功。由此可見,成功的支點不是與生俱來的優越條件,而是敢於與不幸命運抗爭的人的人格魅力。本文中兩個殘疾人相遇的戲劇化情節感人至深,因而小說獲全國同題小小說大賽首獎後就入選北大語料庫(索引資料7158號)。(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