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有沒有這種感受:高中的各科老師都喜歡貶低初中所學的知識,說初中學的這沒用那沒用,說著說著就把初中老師連帶著我們一起說扁了。
他們又覺得我們似乎什麼都沒學,什麼都沒懂,一點小常識也要給我們囉嗦半天,無語。
英語和數學老師就屬於典型的前一類,即盡自己所能讓我們無知。數學課上,廖胖胖列出一個方程,說:“你們快點解出來。”
拿起筆刷刷刷,抱歉,卡殼了,不會解。幾分鍾過去,大部分都抬頭茫然地望著講台:廖,你就快點解給我們看吧!
廖這下可不高興了,臉一板,開始質疑:“這個都不會?你們初中到底學了點兒什麼呀?這麼簡單的一道方程呢。”
不僅如此,廖隻要是給出一道他自認為簡單的題,而恰好我們不會做,那麼將是一次人格的打擊:
“上過初中麼?”
“初中數學老師沒教過嗎?”
“你們就不會變通一下呀?”
“能到這個班的不會這麼笨吧?”
……如此種種,我們插嘴的機會都沒有。
英語老師也是,寫一個句子,問:“這是什麼句型?”
全班沉默。
“難道你們初中英T沒教過這種句型麼?應該提到過呀!”英語老師就疑惑了。
我也很疑惑:老師你怎麼就那麼肯定初中學過,再說就算學過的現在也忘了呀。說實話,到現在初中物理我隻記得ρ=m/V,其他的公式扔中學的黑板上了。
唉。
抑或英語老師寫個單詞拓展,問:“有誰知道其意?”
“哦,不知道。”英T看下麵又是一張張茫然的臉,隻好自答作罷,自己講出意思。
我想,我雖號稱神,但我也不是真神呀,我怎麼可能知道那麼多,懂得那麼多。
老師呀,你們用得著那麼高大上看我們這一班子人麼?難不成真想把我們培養成神一般的人?可那也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麼?
我們都應該是“天才”,智商直逼200。
但我們也可能是“蠢才”,情商瞬降負200。
我們天賦情商和廣博見識是老師不能想象的。
這不,在我們的積極配合的活躍搞怪氣氛之下,物理課上造就出一例例傳奇的“不知道”。
第一例是講質點時,老師問:“火車和汽車是否都可以看作質點?”
沒有人應答。
老師又重複問一遍,“汽車可不可以看作質點?”
“可以。”大家異口同聲。
“那火車呢?”老師繼續追問。
“可以……”
“不可以……”
然後全體沉寂。
老師的呆萌表情上演,嘴唇微張,眨兩下眼,靜靜地看著,好久才開口問:“你們坐過火車沒有?”
“沒……有……”一片夾雜著笑聲的不誠實的回答。
“那你們看過火車跑沒有?”
“沒有……”又是一陣微弱的笑聲。
看到老師那一臉無奈,我就很疑惑。對我們一臉的搞怪和欺騙,老師您也信嗎?
但是,隻是,可是,她還真信。一臉無助地開始給我們仔細地講解火車的構造。
“火車過橋,因其長度……”之後又講火車車輪轉動時怎樣,如何如何……。
聽著我也是醉了,老師你有這個必要麼,想想我們這些現代的高材生怎麼可能連火車都不知道?不過,老師你也真夠負責的。
自此以後,每每碰到類似的非“常見”物體,老師都要解釋一番,像什麼香蕉足球、鏈球、冰壺、閃頻照片之類,一一道來,詳細分解。
結果,講冰壺時說的還錯的。在老師的印象中,冰壺就是丟出去,然後看誰的軌跡好看一些。你逗我吧!冰壺不是滑出去後,按嘴哥的說法是兩個人在前麵拖地,然後撞進一個圓圈,最後看誰圈內剩得多為贏嗎?
哎,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