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姐的悲劇不是巧姐的悲劇,巧姐的悲劇是王熙鳳的悲劇,無論悲劇本身,還是造成悲劇的原因。王熙鳳聰明了一世,但是最終的糊塗導致了女兒的被出賣,王熙鳳還能再見到自己的女兒嗎?不會了。要沒有當年那個被眾人嘲弄的劉姥姥的救助,恐怕巧姐以後的人生隻能在青樓中度過了。巧姐是無辜的,自始至終她都是一個孩子,她沒有害過別人,也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別人的事情,但是卻落得被“狠舅奸兄”出賣的下場,怪誰呢?
遇難呈祥,逢凶化吉——《留餘慶》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
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勸人生,濟困扶窮,
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巧姐是一個嬌貴多病的小姐,在劉姥姥第二次到大觀園中的時候,劉姥姥得以給她取名,王熙鳳的理由是,“……你貧苦人起個名字,隻怕壓的住她。”劉姥姥聽說孩子的生日是在七月初七,於是就笑著說:“這個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後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而脂批指出:“一愚婦之談,實是世間必有之事。”
第五回中,賈寶玉在一座荒村野店中看到一個美人在紡織,而判詞是“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判詞中的“劉氏”則就是劉姥姥了,而此時的巧姐因為賈府衰敗之後,無依無靠的她被“狠舅奸兄”賣入風月場所,而正好遇到了為她取名的劉姥姥才得以被救走,劉姥姥成了巧姐的大恩人。之後劉姥姥將巧姐招入家中,和板兒成為夫妻,之後板兒耕田、巧姐紡織,在小村莊中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或許這種結局對於巧姐來說是一個合理的歸宿。
第四十一回中,巧姐和板兒的婚姻也設有伏筆,“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去取,大姐兒等不得,便哭了。眾人忙把柚子與了板兒,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他才罷……”脂批:“小兒常性,遂成千裏伏線。”“柚子即今香團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
這首曲子名字是“留餘慶”,是在說王熙鳳曾經救濟過劉姥姥,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所以最終由劉姥姥從火坑中救走了巧姐,這似乎是一種因果報應。當時的王熙鳳已經是“泥菩薩過江”,巧姐隻能任憑別人發落。
至於對劉姥姥的描寫,並不是將她作為引線,厘清賈府中的頭緒;也不是為了鬧出一些笑話,讓眾人一樂。劉姥姥的出現其實非常重要,書中的多處描寫都是為了說明劉姥姥最終使得巧姐與板兒成親,她也真正成為了賈府的親戚。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當大勢已去的時候,賈府的人從鉤心鬥角上升到了骨肉相殘的境地,而此時出現援助的人卻是當年那些不被人瞧得起的小人物,比如賈芸、小紅、茜雪、劉姥姥等。劉姥姥雖然多次遭到全賈府的嘲弄,但她卻是賈府興旺到衰敗的見證者,而她最終也是出麵幫助賈府的人,她不但從火坑中救出了巧姐,而且還最終頂著封建道德的壓力讓她成為板兒的媳婦。脂批:“老嫗有忍恥之心,故後有招大姐之事。”在最為關鍵的時刻,這個沒有任何文化的老婦人卻成為了人性最為閃光的人,她的行為高於那些所謂的“光鮮亮麗”的人。
巧姐在這位好心的劉姥姥幫助下,雖然丟棄了自己的千金小姐的身份,但畢竟保住了性命,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勞動婦女。雖然她的青春生活和當年林黛玉她們吟風弄月完全不同,但這種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而劉姥姥為巧姐起名時說的“遇難呈祥,逢凶化吉”在此時也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