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巧姐 勸人生,濟困窮,霜印傳神夢也空(2)(1 / 2)

而在前八十回中,巧姐其他的出場都是為了預示她悲慘的命運,一次是第四十一回中,巧姐和板兒互換玩物,顯然這是她和板兒成親的伏筆,當時丫鬟哄她,巧姐當即就哭了,眾人忙將柚子給了她,換回了板兒的佛手,板兒本來玩了很長時間的佛手,此刻拿到柚子自然非常開心,將其當球踢著玩兒去了,自然就不要佛手了;一次是劉姥姥給巧姐取名字的那次,關於此在上節中已經詳細描述過,這裏無非就是想將巧姐和劉姥姥聯係在一起。

在這首判詞中,“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當賈府轟然倒塌之後,就算是你出身再怎麼顯貴也沒有用,巧姐很快就被出賣。

劉姥姥在最為困難的時候來到了賈府,王熙鳳給過她二十兩銀子,之後就有了“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根據判詞可以推斷出巧姐最終應該是嫁給了板兒,繼而過上了自食其力的農村生活。而在續書中寫她嫁給了一位“家財巨萬,良田千頃”的周姓大財主,將“荒村野店”變為了“地主莊園”,我認為這和曹雪芹先生的意思有不同之處。

當一個貴族家庭的家勢衰敗之後,其子孫後代生活的悲慘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他們無法成為普通的人家,或許個個像“孔乙己”一樣明明生活已經慘淡得無以複加,卻不得不端著自己所謂的架子。而家庭衰敗之後那些本想改變生活狀態的子女們的遭遇就更不用說了。

的確,前八十回中的巧姐形象很模糊,但是最終她還是成為了金陵十二釵之一,曹雪芹的用意很明確,他就是要通過加入這樣一個小輩,使得人們看到整個家族的衰敗,這種命運的踐踏不是對某一代人的,是對整個家族上上下下的。另外,在金陵十二釵中還有一個和巧姐輩分一樣的秦可卿,但是此人的身份更為特殊,而且本身就存在很多解釋不清楚的成分,關於此後文中會詳細介紹。

關於巧姐這個角色最大的疑問是她年齡那麼小被拐賣是不是存在合理性?從巧姐的出生到賈府的衰敗,巧姐最多隻有六七歲,她被賣入風月場所的確存在疑點。但是讀任何時代的小說,都需要跳到當時那個時代去理解,而不是用現在的眼光來理解當年的事情。在那個時代,人販子如果拐走的是男孩,他們一般會直接賣出去;如果是女孩子的話,因為小時候根本賣不出什麼好價錢,所以他們會選擇先養著,等到稍大一些再賣給其他人家當童養媳或者丫頭;有一些妓院也會買一些小女孩,然後養著當丫頭使用,等到稍大一些的時候逼著接客。所以巧姐被拐賣很合理,存在曆史的可能性。而當劉姥姥將她從妓院中救出來之後,雖然年齡還是不大,但是作為童養媳收養在家中更是非常合理的行為了。

至於出賣巧姐的“狠舅奸兄”,很多後來者的理解也有所偏頗。狠舅可以理解是鳳姐的兄弟王仁,其名字的諧音就是“忘仁”;而奸兄在續書中被寫成是賈芸,顯然這有些問題。在第二十四回中提到過賈芸,脂批中對他大加讚賞,說他是有誌氣的男子,說他“孝子可敬,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根據我對《紅樓夢》的理解,認為賈芸和小紅最終成為夫妻是合理的解釋,而且他們是通過大膽的自由戀愛之後在一起的,可見他是一個敢愛敢恨的男子,況且王熙鳳對他們二人都有一定的恩惠。所以認為賈芸是“奸兄”對他來說有點不公平。

那麼,這個奸兄到底是誰呢?

賈薔?他的可能性也不大,賈薔和齡官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是可歌可泣的,足以與賈芸和小紅之間的愛情相媲美;而且賈薔和王熙鳳的關係非常好,他曾替鳳姐教訓過賈瑞,是王熙鳳的一名得力戰將,況且之後的賈薔做到了經濟獨立。所以他不可能是在八十回之後坑害巧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