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一個極其美麗的女子,她本也有抱負,一直想著以“賢妻良母”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但是她所生活的寧國府完全是一個大染缸,任你是什麼顏色的布匹,隻要到了寧國府就會變顏色。秦可卿本來是一個善良的人,在為人處世方麵得到了賈府上下的認可,可是有些事情不是她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隻能可惜、可歎!
畫梁春盡落香塵——《好事終》
畫梁春盡落香塵。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
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
宿孽總因情!
秦可卿在我眼中一直以來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女子,很多人說她是淫娃,但我認為這個詞語作為她的標誌,對她來說一點都不公平,因為很多事情並不是她的本意,雖然這首《好事終》也將賈府的衰敗歸罪於秦可卿,可是秦可卿隻不過是一個表象而已,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罪惡何不翻出來呢?
在《紅樓夢》中秦可卿和賈珍的關係一直不清不楚,所以這裏的《好事終》其實就是在說他們之間的亂倫醜事告一段落,曲中明顯帶有諷刺的味道。
如果說巧姐的悲劇是從賈府被查抄之後開始的,她小時候起碼有快樂的記憶;如果說李紈的悲劇是從賈珠離開人世之後開始的,在賈珠還沒有離世的時候,她尚且還有過快樂。那麼秦可卿就不同了,她從小被遺棄在養生堂,抱養她的是“寒儒薄宦”之家,之後她來到了賈府,繼而開始了自己的罪惡生活。導致這種罪惡的魁首並不是秦可卿,而是賈府本身所具有的糜爛生活,以及賈珍這種禽獸。
這首曲子雖然說的是秦可卿,但事實上是著眼於整個賈府,而這個“百年望族”,祖上有過豐功偉業的大家族最終衰敗的原因之一就是賈敬的荒誕以及其對子嗣的放任自流。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寧府上下亂倫、綱常敗壞。而秦可卿的離世,實際上是一個征兆,是這個封建大家族即將走完鼎盛,最終衰亡的征兆。
因此,這首曲子已經脫離了秦可卿這個人本身,而具有一定的曆史厚重感,擁有了更為廣泛的社會意義。
秦可卿死得比較早,而那個時候似乎賈府還沒有開始衰敗,因為之後還有元春省親、慶祝元宵等盛世,但是秦可卿還是被曹雪芹定為了“敗家的根本”。表現上看,賈府的衰敗是由於這首曲子所總結的“宿孽總因情”,但是四大家族最終的衰敗是社會所決定的,他們這種腐朽的生活方式,以及被敗壞盡了的道德本身就決定了最終會走向衰敗。
賈府最後發生變故是從榮國府開始的,甚至有罪狀的基本上都在榮國府。賈寶玉的罪狀很奇怪,“不肖種種承笞撻”,雖然賈寶玉有些喜歡“拈花惹草”,但絕對沒有像賈珍父子那樣無恥。在寧國府中有很多事情很不像話,比如賈敬對子孫的放縱,最終導致種種醜行,這遠遠比賈政想要嚴格約束子女隻不過事與願違要嚴重得多,這才應該被定為最大的罪過;王熙鳳的弄權、斂財和害命基本上都是在協助管理寧國府的時候開始的,當賈珍向王夫人流淚邀請王熙鳳的時候,他說“愛怎樣就怎樣,要什麼隻管……取去”。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縱容,使得王熙鳳有點忘乎所以了。在鐵檻寺之後,“鳳姐膽識愈壯,以後有了這樣的事,便恣意的作為起來”。還有計賺尤二姐、大鬧寧國府,這些事情都和賈珍、賈蓉有很大的關係。其實秦可卿的“風情”、“月貌”以及她本人,都是曹雪芹揭示賈府種種關係的憑借。
通過這首曲子的前幾句似乎曹雪芹將賈府敗落的責任全部放到了秦可卿身上,但仔細看完之後會發現,她是一個引子,從她身上引出了賈敬、賈珍、賈蓉等人,繼而他們的罪惡醜行一一暴露出來。至於秦可卿是主動墮落還是被迫,書中沒有寫,我們也很難猜測出來,但不管從哪個角度講,最終需要負責任的還是賈敬。賈珍更不是東西,他貪圖秦可卿的美色,不顧倫理道德,繼而兩人之間有了醜行,最終秦可卿隻能選擇自殺。而賈珍的這種嘴臉責任同樣在他的父親賈敬,賈敬是個一心想做神仙的人,所以他整日整夜地燒丹煉汞,“隻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羼”,對於自己的責任以及對子女的教育完全忽視了,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行為導致了賈珍、賈蓉這種人的無法無天,他們父子二人“隻一味高樂不了,把寧國府翻了過來”,寧國府上下也沒有人管他們,也沒有人能管得住他們。
不過,不管怎麼說秦可卿本身也是此中的好手。我們且來看看她臥室的布置,通過此就可以看出秦可卿“風月”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