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紈是榮國府的大少奶奶,而且還育有一個兒子,按道理以她在賈府的地位和資格更應該享有管理的權力,但事實上李紈對整個榮國府的管理來說,幾乎是可有可無。如上文所說,在鳳姐生病的時候,王夫人將管理的權限交給了李紈,由探春來輔助。而在最終的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由探春主持的,李紈成了幕後的支持者。在這裏探春沒有錯,李紈更沒有錯。與其批評李紈沒有能力,不如理解成李紈的故意避讓,因為她知道榮國府的管理本就是一個具有風險的工作,自己一個寡婦很多事情自然不適合參與。在榮國府主子和主子之間有著矛盾、下人和下人之間有著矛盾、主子和下人之間有著矛盾,種種矛盾的重疊,就算是聰明的王熙鳳在賈璉的撐腰下都無法麵麵顧及,更不要說李紈這樣一個寡婦了。李紈是怎樣的一個人?在下人眼裏,她是一個麵和心軟的活菩薩;在少爺小姐們眼中,她是一個能一起喝酒吟詩的、隨和的嫂子;在老爺太太眼中,她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大少奶奶。李紈自然不想改變自己的這種形象,有這些她已經足夠了,她是沒有探春那樣的魄力,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追求,李紈自己內心已經滿足了。
如果不是想到她每夜的孤枕,或許在賈府的李紈是幸福和安穩的。
李紈在賈寶玉生日的那天晚上掣簽吃酒,她掣出的簽是“竹籬茅舍自甘心”,或許這就是她生活的真實寫照。李紈選擇了“枯井”一般的生活,同時也是命運給予了她這樣的生活。如果她改嫁,或許情況會更糟,連現在的這種快樂恐怕都會失去。
枉與他人作笑談——《判詞》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李紈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女性,在她的身上似乎找不到任何的缺點,但她少年喪夫,使得她早早過上了守寡的生活,雖然最終因為兒子做了大官,自己也被封為了誥命夫人,但是這些都無法避免她逝去的青春,她的前半輩子每個夜晚的孤獨又有幾個人知曉?
看李紈的判詞莫名地有一種憂傷。
在賈珠離世之後,李紈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兒子賈蘭身上,一心要培養這個兒子,“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她對賈蘭的培養很全麵,不僅讓他讀聖賢書,而且還從小習武。在第二十六回中,賈寶玉在大觀園中閑逛,他是一個詩意的人,所以他在沁芳溪看了金魚,同時還和金魚說了話,但就在此時有兩隻小鹿跑了過來,賈寶玉想不通為什麼小鹿會如此驚慌失措,此時就看到賈蘭拿著弓箭跑了過來,賈寶玉還責備了賈蘭的淘氣。但是賈蘭卻說自己在讀書的閑暇會演習騎射。在那個時代,很多貴族家庭不僅培養兒子認真讀書,以求最後能夠考取功名,而且還會培養他們習武,以求兒子能夠文武雙全。李紈自然望子成龍,所以從小培養賈蘭的文和武。而且那個時候本身在科舉考試中有武科,後來對賈蘭的描寫有“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的句子,我們可以理解他最終的確成為了文武兼備的人才。
雖然李紈的一生是悲苦的、平淡的,但是平淡中容得下她。妙玉曾經續詩的時候有兩句“鍾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這應該是在預示賈府被查抄之後,唯獨有這兩個地方能夠保留下來。
櫳翠庵之所以能夠保留是因為妙玉本身就和賈府沒有什麼關係,雖然在那個時候有“連坐”,而且櫳翠庵本身也是賈府的地盤,但這些對於妙玉來說似乎不懼怕,因為人家下帖子請她來,本身就和她沒有關係,而且當時是因為元春省親,這個理由足夠冠冕堂皇。但是對於王夫人來說問題就大了,因為此時的元春已經慘死,皇帝既然選擇了抄家,那說明對賈府已經厭惡至極了,而一旦她因為元春省親而邀請妙玉的帖子被查抄出來,她就是渾身是嘴也解釋不清楚了。
櫳翠庵能夠保全尚且可以理解,因為裏麵住的本就不是賈府的人,那麼稻香村呢?
住在稻香村的李紈母子可是徹徹底底的賈府主子,而且他們在賈府的地位都很高,為什麼他們也能夠“雄雞唱晨”呢?這可能是因為查抄的官員將李紈守寡多年的事情報了上去,而且也講到了李紈是一個什麼事都不管的人,賈府的各種罪狀和她沒有任何關係。當時的皇帝提倡的是她這種貞節行為,所以李紈母子能夠法外開恩,沒有被拘禁,依舊可以住在稻香村中。等到最終查實他們的確跟賈府的罪狀沒有關係的話,他們就可以徹底解脫。而也正是如此,李紈最終也是嚴格督促兒子讀書習武,最終高中科舉,還建立了功勳,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