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日本東京的這個早霞是用人血染紅的。

9日淩晨,中日雙方達成“停戰”協定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日本國內。無疑,這使日本軍界內部的所謂“不擴大派”感到高興。他們手舞足蹈,準備按既定的思路行事。

“擴大派”當然很不舒服了,心裏猶如填了一堆碎玻璃碴,割得慌。何為“擴大派”與“不擴大派”?“七·七”事變後,就要不要把這一場局部衝突擴大為侵華的全麵戰爭,在日本陸軍中央部出現了兩種派係。兩派都主張武力侵華,但各有其具體的想法。

“擴大派”是想快刀斬亂麻,迅速給中國一擊,使之屈服。在這些瘋狂者看來,列車載運上三四個師團的兵力一通過山海關,中國就會投降的。他們認為“中國的事變用一個月時間就解決了。”“擴大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陸軍大臣杉山元。另外,陸軍次官梅津也是“擴大派”的強硬代表。

“擴大派”占多數。

以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策劃“九·一八事變”主謀之一的石原莞爾為首的“不擴大派”,則比較重視中國的抗戰力量,他們主張通過談判解決在盧溝橋發生的衝突。理由是:一旦真的發生全麵對華戰爭,日本會陷入長期戰爭的泥潭。更可怕的是。這時蘇聯會從遠東出兵,夾擊日本,那樣局麵就不好收掄了。“不擴大派”有一個估算:如果日本沒有動員15個師團的兵力,籌備55億日元的軍費,出兵中國肯定是失策。

兩派的分歧並無實質性區別。在日本要發動全麵侵華戰爭這一核心問題上,雙方是一致的。杉山元的得意很容易使人能想到四個字,發狂,野心。一位外國記者在作品裏特別寫了這樣一個細節:杉山元在盧溝橋響起槍聲的那些日子裏,飯量突猛增加,吃起飯來狼吞虎咽法西斯分子視侵吞別國領土、掠奪別人財富永遠是“美餐”。豺狼的邏輯是:吃人肉比什麼都好。從7月8日起,參謀本部宣布了向中國華北派兵的一個計劃:從關東軍抽調2個旅團:從朝鮮軍抽調1個師團;從國內派遣3個師團杉山元躊躇滿誌,又是帶著明顯的擔憂闡述自己的觀點:“我們必須派兵到中國去教訓蔣介石,否則,蔣介石就會以盧溝橋事件為借口收回滿洲。這樣,必定危及我們控製的朝鮮,最終使日本受俄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控製。”很明顯,這話是說給石原莞爾聽的。石原莞爾也在解釋自己“不擴大”的觀點,卻隻字不提滿洲國有可能被蔣介石收回的事。他說:

“今日的中國並非昔日的中國,這個國家現在是統一的,能夠舉國一致地動員起較強的力量,眼下我們與中國的衝突一旦發展成大戰,必然是一場持久戰,日本就會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一句話:我們必須避免這樣的不幸。”

“擴大派”另一個代表人物,參謀本部作戰課課長武藤章,立即反駁了石原莞爾:“這可真是奇談怪論!當年不是你策劃了滿洲事變嗎,我們隻不過是效仿你的事業而已,沒想到你卻打起了退堂鼓。”石原莞爾不語。接著發表與石原莞爾針鋒相對意見的是參謀本部中國課課長水律佐比,他說:

“石原的看法是錯誤的,他過高地估計了中國的力量。其實隻要以少許兵力略施威脅,中國就會屈服。派出大量部隊出兵中國,這是貫徹我們方針的最好的策略。”

日本國內關於對華發動全麵戰爭的爭論,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中國。於是,在中國對侵略者日寇也就有了兩種態度。一種是堅決守衛國土,無情地回擊強盜的侵犯。另一種則是對日寇抱有幻想,總想穩住日軍,使戰局不要蔓延。國民黨政府國防部長何應欽的態度也很明朗,他講的那番話挺特別,也許可以代表國民黨內部相當一部分人的思想。

當何的老朋友當年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現在駐南京武官喜多誠一悄悄地提醒他,如果中國軍隊不立即從華北撤走,局勢可能無法控製時,何以反提醒的口氣對喜多誠一說:

“如果爆發戰爭,中日兩國都將戰敗,唯有俄共與中共會得到好處。你現在不信的話,10年後看。”

喜多誠一對老朋友的話似乎很不在意,但他沒有公開反對,隻是淡淡地一笑。

何應欽要盡到朋友的責任,接著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