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以甲午海戰為背景,寫親政不久的光緒皇帝欲整頓朝綱,抵禦外侮,召翁同龢。他與李鴻章商議,並將宣戰詔書交慈禧。垂簾聽政的慈禧,大權獨攬,撕碎了光緒的宣戰詔書,並害死了珍妃。正當頤和園舉行慈禧六十慶典大宴時,日寇已將戰火燃燒到天津。慈禧被迫派遣李鴻章與日本簽訂賣國條約,由此引起舉國上下反對。慈禧威怒之下召見中樞重臣,卻逼光緒裝病不得參加,光緒隻得屈從。
於是慈禧一手左右了和議,並辭退罷免光緒親信恭親王和翁同龢,從而宣告光緒親政的失敗。但此時中興會革命己興起,維新改良的要求勢不可當。
全劇曆史感濃重,首演時曾轟動山城。
風雪夜歸人
中國3幕話劇《風雪夜歸人》是吳祖光的代表作品,1943年由中華劇藝社在重慶首演,劇本於1957年3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劇本描寫京劇名伶魏蓮生與法院院長蘇弘基的寵妾玉春邂逅相遇,真誠相愛。經玉春的點撥,魏蓮生醒悟自己隻是權貴們的玩物而決定與玉春出逃。由於逃跑的失敗,魏蓮生被逐出境,玉春被送於鹽運使做灑掃之婦,遠配邊陲。20年後,魏蓮生破衣襤褸落魄歸來,在他們當年定情之地,未遇玉春,遂死於風雪之中,玉春卻不知所往。而蘇弘基在金碧輝煌的佛堂中,依然姬妾侍繞,恣意尋樂。
全劇富有濃重的浪漫色彩和詩意,揭示了一個平凡小人物對人生意義的覺醒和自身價值的追求,有著強烈的反封建意義。
同誌,你走錯了路
中國4幕6場話劇《同誌,你走錯了路》是姚仲明、陳波兒等的作品。1944年由延安中央黨校在延安首演,1947年由華北光華書店出版單行本。1960年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再次演出。同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再次出版,並在《劇本》月刊發表。
劇本描寫抗戰初期,八路軍某部聯絡部長吳誌克執行錯誤路線,對國民黨右派隻聯合不鬥爭,致使八路軍蒙受重大損失;以政治部主任潘輝為首的八路軍指戰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政策,與吳誌克的錯誤路線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挽回危急的局勢。戲劇通過兩條路線鬥爭的描寫,形象地向觀眾揭示了執行正確路線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現實教育意義。
全劇戲劇衝突驚心動魄,生活氣息濃鬱,是首次以黨內路線鬥爭為題材的劇目。
升官圖
陳白塵,生於1908年,江蘇淮陰人,主要作品有劇作《石達開的末路》、《結婚進行曲》、《歲寒圖》、《升官圖》等。
現代諷刺喜劇《升官圖》,是陳白塵的代表作,1945年11月發表於《華西明報》副刊《藝壇》,1946年先後在重慶、上海等地上演,轟動一時。全劇除序幕、尾聲外,共分三幕。
劇作寫在一個淒風苦雨之夜,兩個盜賊為了躲避追捕,闖入一所古老的住宅。其中一個盜賊做了一場升官發財的黃粱美夢。夢中兩個盜賊在一次群眾暴動後,乘知縣受傷、秘書長喪命的機會,渾水摸魚,冒充為知縣和知縣的朋友。
衙門裏利欲熏心的諸局長和知縣太太,從各自的私利出發,竟然承認了假知縣,並且讓那個“知縣的朋友”接任了秘書長,真知縣則被賣去當了壯丁。兩個冒牌官吏和原來的官吏勾結起來,借鎮壓群眾暴動之機,大發了一筆橫財。但在如何分配這筆贓款問題上,大家又勾心鬥角,互相爭吵,特別是假秘書長與財政局艾局長,更是爭執得相持不下。
這時又傳來了省長要來視察的消息,於是眾人又忙成一團:笨拙的假知縣死背“肅清貪官汙吏,建立廉潔政府”的歡迎詞;警察局長大抓乞丐充實警察隊伍;工務局長向每戶居民收取10萬元粉刷牆壁,以“表示廉潔坦白”;艾局長趁機要挾假秘書長增加自己的贓款份額。省長是一個標準的偽君子。他口口聲聲標榜自己“平生講究廉潔,最恨的就是貪汙”,但他卻患有一種頭痛病,非用金條熏煙做藥不能治愈。他用這種方式勒索了大量金條。這時,假秘書長又將艾局長的情婦、原知縣太太送給省長作了夫人,既取悅了省長,又報複了艾局長。艾局長則以到國外發表文章揭露真相要挾他們,以便獲得報償。最後省長槍斃了從壯丁營裏逃回來的真知縣,提升假知縣為道尹,提升艾局長為知縣。正當他們皆大歡喜,省長、知縣合並舉行婚禮時,憤怒的群眾怒吼著衝向了他們。假知縣被從夢中驚醒過來。而這時追捕的人也趕到抓住了兩個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