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書芳還沒想起這個麵熟的人是誰,身後的袁書鈴已經尖叫一聲跑了過去:“大舅舅,你回來了,你給我買的糖果在哪兒?“原來是大舅舅蒲碧樹啊。大舅舅結婚的晚,而且是給人家當上門女婿,後爸,他對那兩個繼子,繼女倒是很好,那是兩個繼子,繼女卻是不省心的讓大舅舅傷透了心。袁書芳邁著小短腿跑過去甜甜叫了聲:“大舅舅!“一種米養百種人,都是同一對父母,但是外婆生養的七個孩子性格卻相差甚遠。大姨娘出嫁後一心偏向丈夫那邊,對婆家這邊的事隻要婆家人不找上門就絕對不過問;大舅舅心眼太實,以致於稍微有點心思的人都敢欺負他;袁母聰明有膽識,可惜生在了農村又是個女子,注定了要舍棄自己去養大下麵的幾個兄弟;二舅心眼不少,但眼光淺,還是個怕老婆的;三舅書讀的多,但也不知是不是讀書讀傻了,後來的他可以為了紅杏出牆的老婆置整個蒲家於不義;四舅是幾個兄弟中最有眼光的,想必現在的他早對自己的將來作了規劃;五舅是蒲家最小也是最受疼愛的孩子,可惜天性木訥,腦袋經常轉不過彎隻能做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大舅舅,我和姐姐今天跟媽媽去趕場了,媽媽給我們買了芝麻餅,涼鞋和帽子,你看我這個帽子好不好看?“袁書鈴取下頭頂的帽子向大舅舅炫耀。“好看。“應話的大舅看見袁書鈴光溜溜的腦袋,一呆:“鈴鈴,你頭發.“竊笑的袁書芳也取下頭頂的帽子,決定給大舅舅一個大“驚喜“:“大舅舅,你看,我也是光頭哦。“看著兩顆光溜溜的腦袋,大舅舅一時無語,他不知道自己妹妹是怎麼想的,居然給兩個外甥女剃了個光頭。正在這時,袁母也提著一大包東西走進了廚房,看見大舅,她開心地問道:“哥哥,你回來了?草藥賣的怎麼樣?““比竹園壩收的貴了兩毛錢,十斤草藥買了五塊錢,加上前幾次賣得的錢,老五的學費錢湊夠了。““哥哥,你不是昨天就該回來了嗎,怎麼今天才到家?““火車晚點,我坐的又是拉煤車,速度慢的很,車子在羅廟真停了一整晚所以我今天才回來。““那你吃飯了沒,沒吃的話我現在就給你下晚麵。“大舅舅摸了摸肚子,笑嗬嗬道:“從上了火車到現在我一點東西都沒吃,你快給我下碗麵吧,我都餓的沒知覺了。“袁書芳瞪圓了眼,那不是兩天沒吃東西了?袁母一邊心疼地嘮叨,一邊快速地升火做飯:“哥,你走的時候我和媽不是給你拿了幾塊錢嗎,火車在羅廟真停了那麼久你怎麼不下車買點吃的?要是餓壞了怎麼辦?“大舅憨憨一笑:“我是偷爬上火車的,哪敢隨便下車?我也舍不得把錢拿去買東西吃,餓幾頓沒有啥。“說完後又在衣兜裏掏出了一把糖,給袁書芳,袁書鈴一人數了五顆,“來,圓圓,鈴鈴,這是大舅給你們買的糖,快吃。“袁書鈴一接過糖就拆了一顆放進嘴裏,“好甜!“袁書芳把五棵糖握在手裏,神情恍惚,大舅寧願餓著肚子回家也不願買點吃的東西填飽自己的肚子,可是卻沒有忘記給她和鈴鈴買糖果回家。袁書芳突然覺得這幾顆小小的糖的份量重到她吃不下去。天黑下來後,在地裏幹活的幾人回家了,看見大舅都是一陣高興。大舅把賣藥所得五元錢交到外婆手裏,去二郎廟時外婆給他的三塊錢除去買糖的兩毛錢,剩下的二塊八他也都一並交給了外婆。外婆笑著把一大把一毛的錢鎖在一個紅色的木盒子裏。外婆打開木盒子時,袁書芳伸長頸子瞟了一眼,木盒裏的錢有一分的,兩分的,五分的,一角的,兩塊的.那零零碎碎的毛票裝了一整盒子。外婆拍了拍紅木盒子:“老五的學費總算湊出來了。“辛苦幾個月總算湊齊了二十八元錢的學費錢,外婆,大舅,袁母,二舅臉上都是顯而易見的開心,隻有二舅母在一邊不是滋味地嘀咕了一句:“老五那麼笨,那麼多的錢拿去給他讀書真是可惜了。“幾個大人都裝作沒有聽見二舅母的話,袁書芳卻是不輕不重地冷哼了一聲,以她對二舅母的了解,湊這二十八塊錢的時候二舅母絕對沒出多少力。晚飯的時候,一家人吃的很高興,因為袁母買回的兩斤多新鮮豬肉,每個人都多吃了一碗飯。那肉半肥半瘦,袁母把四分之一的肉切來炒土豆片,四分之一用來燉白蘿卜,剩下的一半煮熟放在碗櫃裏留待周末四舅,五舅回來的時候打牙祭。飯桌上,袁母說起了豬肉和生豬的價格,聽說價格一直在跌,幾個人都不斷歎氣。“這可咋得了哦?家裏的三頭豬我們養了十六個月了吧,看幾頭豬長的好想著能賣個好價錢,連昨年過年都舍不得殺了吃,現在這幾毛錢的豬肉價格,還不如殺了吃肉。“外婆一臉難過地看著幾個子女,“老三明年要考大學,老四今年要上高中,還有老五,他今年小學也畢業了,處處都要用錢,這豬現在也賣不掉,我們到哪兒找那麼多錢?“外婆說著說著抹起了眼淚。“媽,你別哭,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們再想辦法。“袁母一邊安慰外婆,一邊自己也悄悄流下了眼淚。二舅突然道:“楊菊英,你回你娘家看看你媽他們九月份的時候手頭會不會寬裕些,借我們些錢交老四,老五下半年的學費。“二舅母立刻像被馬蜂蜇了一樣跳起來,尖聲道:“我爸媽的錢都要留給我哥哥娶老婆,還要供我弟弟讀書,哪來多餘的錢?““你!“二舅舅氣結,“你昨天晚上還說.““好了,好了。“袁母充當和事佬圓場,“老二,這才四月,等我們種完玉米去山上看看,這天麻也該出土了,如果能挖到幾根好天麻,老三他們的學費就該滿夠了。“這一夜,包括袁書芳在內,很多人一夜未眠,不過,大概要除去嫁了人卻從沒有當人媳婦的自覺且一心想著娘家的二舅母和天真不知愁的袁書鈴兩人。之後的幾天,白天,大人們下地做農活,袁書芳就帶著袁書鈴留在家裏鍛煉身體,認字,煮飯,晚上一家人吃完飯後就洗腳睡覺,這樣規律的日子直到星期六下午四舅,五舅歸家。看著兩個斜跨著帆布書包的青蔥少年,袁書芳忍不住偷笑,這個時候的四舅,五舅都留著醜醜的半寸頭,真的好拙哦!偷笑完後,袁書芳沒有半分陌生地向兩人跑去,因為重生前,四舅,五舅一直和袁父,袁母住在一起呢,“四舅舅,五舅舅,你們怎麼一起回來了?“一個在竹園壩讀書,一個在金子山讀書,怎麼也不該一塊回來吧?難道五舅放學後專門在金子山等著四舅?這個時候的四舅蒲碧海才十七歲,五舅蒲碧斌因為多讀了幾個一年級因此讀小學六年級時已十五歲,但兩人因為一直被家人寵愛著所以都還是孩子心性,隻見兩人興高采烈地對袁書芳比劃道:“圓圓,快去拿個盆子,我們去河邊抓魚,我們剛剛在河邊看到好多的大魚浮出水麵了。““抓魚?“袁書芳眼一亮。山下的公路邊有條河溝,水雖然不深,裏麵的魚卻不少,袁書芳記得小時候可沒有少吃那河裏的魚,後來因為修建廣元到成都的高速公路而把那條河溝占了,袁書芳還扼腕不已呢。重生後的袁書芳也想過到河裏抓魚來改善生活,可是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和虛弱的體質,轉瞬就把這個想法拋之腦外,現在居然有人主動提出去抓魚.不去白不去啊,“好,我去拿盆子。“袁書芳轉身到廚房拿了兩個瓷盆。“走,抓魚去,我們今晚喝魚湯。“見兩個舅舅拿著盆子振臂高呼,然後瘋跑下山,袁書芳也趕緊拉上袁書鈴慢跑著跟在後麵。嘿嘿,美味的魚兒啊,抓魚的能手來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