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1 / 2)

秦軍滅掉韓國,攻破趙國後,秦國的國土麵積迅速擴張,北部邊境已經與燕國接壤。

早在秦國對趙用兵之初,燕國太子丹就已經感受到了秦國的威脅。他曾經在秦國做人質,知道秦王有滅六國的誌向,而他這個人質又不受秦國待見,心想如今燕國未滅都如此對待我,一旦燕國滅亡,那我豈不是要露宿街頭?因此在逃回燕國後便苦思對抗秦國的辦法。

某日,太子傅鞠武正在為太子丹進講,見太子丹長籲短歎,心神不定,便問其原由,太子丹道:“如今韓國已亡,秦國又進攻趙國日甚,趙國旦夕間便會滅亡,到時候秦國直接與我燕國接壤,我們的禍事不遠了!”

“太子所憂慮的確實是實情!我燕國弱小,地貧物乏,以一己之力必然無法抵擋秦國的進攻。”

“太傅可有良計?”

“欲阻擋秦國的進攻,隻有合縱才有機會成功,我們應該邀請趙,魏,楚,齊合縱同盟,同時向北方匈奴借兵,聯合抗秦!”

“太傅所言我也曾想過,這確實是保全燕國的方法。但是如今諸侯之間矛盾重重,而且我燕國跟趙國就未曾停止過戰爭,要結成同盟談何容易,這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我現在想要行刺秦王,使秦國內政限於混亂,這樣我們就有機會了!隻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刺客。”

鞠武愕然良久,他沒想到太子丹竟然會想出這種主意,但仔細一想,這也確實是一種方法,便道:“我識得一位俠客,名曰田光,行俠仗義,為人豪爽,智勇雙全,可以為太子差遣!”

“有勞太傅了,請盡快為我引薦!”

不久後,秦將樊於期在逃亡多年後,來到燕國避難。因為樊於期和太子丹都是不受秦王待見之人,因此同病相憐,惺惺相惜,太子丹熱情的接待了他,待為上賓,並在易水河畔為其建造住宅。

太傅鞠武認為收留樊於期會觸怒秦王,給秦王派兵攻打燕國以口實。

便勸諫太子丹說:“秦國早就有攻打我們燕國的企圖,更何況我們又收留樊於期呢?這無異於把肥肉送到老虎的嘴上。希望太子現在就把樊於期送到匈奴,這樣既可以保全燕國,也可以讓樊將軍有安身之處!”

太子丹道:“樊將軍現在是走投無路才來到燕國,如果我們因為害怕秦國就不收留他是不義之舉。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對付秦國,而不是逃避。讓樊將軍入匈奴,恐怕是無法活下去的!”

鞠武認為太子丹是意氣用事,便勸諫道:“要做危險的事情都必須有周全的計劃,而今為結交一個朋友而不顧國家的安危,這就叫資怨助禍啊!把鴻毛放在燃燒的火爐上,很快就會被燒光的,何況是暴戾的秦國,秦王盛怒必會攻打燕國。”

太子丹可憐樊於期,道:“我已經決定收留樊將軍,太傅不必多言了!”

鞠武見無法說服太子丹,隻能另作打算:“既然太子如此狹義,那我也不便多說,明日我就為太子引薦田光,秦國攻燕就在朝夕之間,太子要早作打算了!”

第二天,太子丹召見田光,親自出門迎接。田光年老,行動不便,太子便親自為他牽馬,並扶他下車。進入太子府後,又親自為田光的座位擦拭幹淨,讓左右全部退下。房內僅剩下太子丹、鞠武、田光三人,三人席地而坐,不分主次。

鞠武道:“我已經跟先生講過,太子有求於先生,欲以國事托付!”

太子丹接過話頭,道:“現在秦燕之戰不可避免,聽說先生智勇雙全,希望能夠替我謀劃!”

田光道:“老臣聽說千裏馬盛壯之時,一日可奔馳千裏,但衰老的時候,連很劣的馬都跑不過了。太子聽說的都是老臣年輕時候的事情,現在已經年邁,怕難以擔當重任。不過臣有一好友名叫荊軻,善於擊劍,為人狹義,可以擔此重任!”

太子丹道:“希望先生可以為我引薦荊軻!”

田光答應了太子丹的請求。於是太子親自送田光出門,在門口太子丹再次叮囑道:“今天與先生談的都是關係到燕國存亡的大事,請先生為我保密,萬勿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