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更堅毅的力量去博取更大的光明。從一個戰場走上另一個戰場,這就是我們的曆史的延續與伸展。“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話說得多好呀!我們是為了紀念過去而迎接明天。對於創造未來的人來說,他懂得他是多麼需要往昔那種披荊斬棘、開荒辟莽的精神的,這樣想時,我又聽到開荒的歌唱,又聽到火線的雷鳴。

這幾場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溫暖的陽春。我想起我失去自由時,默誦過詠春的詩:“幾番朝日幾黃昏,快雪明雷最斷魂。”就在那鐵柵欄裏,我心靈上還是微微的顫動著自由翱翔的翅膀呀!眼看這簌簌的雪花,把幾十年的情愫一下串在一起。這紛紛揚揚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著我飛馬揚鞭、衝擊向前。

我靜靜地凝視著,這春雪啊,一點動靜也沒有,綿綿落了一夜,又綿綿落了一天,這雪多麼潔白純淨,如花似玉,但是沒有讓我沉醉,卻使我亢奮。以我的經曆、我的性格,我是更愛暴風雪的。正如魯迅所寫:

“……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這是怎樣的豪情,怎樣的奔放。誰料今天下午,當我從窗口望著白楊樹,我卻給一種天工造化、神妙奇絕的景象所驚住。原來,白楊樹身、樹枝上融化得發溫發黑,已經靜悄悄的長出梢頭的茸茸嫩蕊上卻沾著雪,像千千萬萬點潔白的花,那樣密,那樣美。一刹那間,我仿佛到了蘇州的香雪海,看見千樹萬樹的白梅。

今天,隻有今天,這綿密的春雪,使我暫時忘記了我心頭上呼嘯的暴風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愛起春雪來了。古語,“瑞雪兆豐年”,而這八十年代第一個春天的雪,不是為八十年代、為新長征,帶來美好的預感了嗎……沒一點風,我靜靜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楊樹下,一片積雪又一片積雪,從樹頂上撲突一響,撲突一響,附落下來,立刻溶人潮濕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當然,用澆花比擬雪花很不確切,可是,以生命肥沃著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發著即將開放的春花嗎?!

“作者簡介”

劉白羽,北京人。曆任中國作協副主席、名譽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長、解放軍總政文化部部長。作品:《日出》、《長江三日》、《第二個太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