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愛的承語:好好活下去(1 / 1)

◎程乃珊

說實在話,“泰坦尼克號”的故事豈止老套,簡直是重複:富家女厭倦上層社會,與窮藝術家一見鍾情。

盡管嘴上這麼說,但在長長的三個多小時裏,觀眾的心,跟著這對年輕人——本世紀初,勇闖新世界的蓬勃生命力的代表,由船尾到船頭,由頭等艙到三等艙,經曆一場世紀之戀!

它頌揚的愛情,其實重點不在衝破貧富差異——因為這在85年前屬十分現代前衛的觀念,在90年代根本算不了什麼,不足以引起觀眾的震撼,這正是導演匠心獨到之處。

相信全片最令人心撼的,不是船的轟然斷裂,而是男主角自己浸在冰海中,讓露絲躺在浮木上,並要她親口許下諾言: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活到100歲!

最後,露絲看到了救生船,為了承諾這個愛的諾言,她毅然掙脫了傑克僵死的雙手,向生命之光遊去。傑克的臉冉冉下沉、下沉!

這就是現代的愛情觀:為了愛,要活下去,活得更燦爛。羅密歐朱麗葉和梁山伯祝英台式的殉情,已不合今天時代的口味。盡管當今現代人有時會表現出彷徨、焦慮、多情善感和患得患失,但殉情兩字,似乎已不再屬於我們的字典。

日前香港一則頗轟動的社會新聞,一位年輕有為有“神探”之稱的警司,意外身亡,電視台訪問他的未婚妻、電視明星楊雪儀時,我們看到的,已是一個收拾好心情,用一種樂觀、美好的心去緬懷自己至愛的形象。她表示,馬上要去上海拍片。“……他一定也喜歡我重新振作起來,不喜歡我一昧沉浸在悲痛中……我要抓緊時間,活一世,做三世的事,將他未來得及做的一起做完……”

鏡頭前的楊雪儀神采飛揚,美豔如昔。她說,“他”喜歡她老是漂漂亮亮的……

當我們深愛的一方已永遠逝而不返時,我們收拾起心情重享人生,並不意味著背叛。相反,當一方背叛愛的承諾時,我們收拾起心情重享人生,也不意味著饒恕。

女友貞為頗有名氣的鋼琴獨奏家,在比利時獲音樂碩士。她的十指纖細卻富有力度,不僅為她贏得事業上的盛名,同時也支起一家的舒適的生活,和一家徒有其名的、僅為了令丈夫可以做個掛名總經理的不賺錢的公司。

丈夫60歲生日那天,一張寫著肉麻的“一切如開始般那樣美好”的生日賀卡,令她識破了丈夫一段長達七年的婚外情。

丈夫和第三者的“美好的開始”,成了貞地獄式煎熬的開始。

她大把大把地掉頭發,體重驟降。她把自己關起來自虐,拒絕任何人與她通電話。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個月,她主動地電邀我們出席她獨奏會的彩排。

清減了的她,顯得年輕窈窕,精神很好。

正在詫異她的變化,她自己開口:“我是一個十分自愛的人。我對自己許下諾言:好好地活下去,才不至於辜負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一個動態的曆程。走過了一個階段,就走過了,怎能再回頭?

前麵擺著的,將是一個全新的,正等候你去迎接的“明天”。隻有傻瓜和無所作為者,才會死死地對著曆程的一個階段癡癡呆望。

“泰坦尼克號”裏的傑克才華出眾,但他已經死了。女主角毅然掙脫他的僵死的雙手走向生命,不是無情,而是麵對現實;不是放棄愛的承諾,而正是為了實現愛的承諾。

人世本是現實的,不是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嗎?

所謂流轉人生,這是宇宙的定義。我們不能在生命之路上止足停下,這違背定義。

今天愛侶之間的愛的承諾,不再是“我可以為你而死”,而是“因為有了你,我要活得更好”!同樣的道理,今天對愛的承諾的背叛者,也不再是“讓我死給你看……”而是莊敬自強,奮發自新,要活得比對手好,活得比現在好……

我們活在生命之中,日子不會為你而留住,天地茫茫之中,總有一個你深愛的,為了他(她),我們要活得更好!

“作者簡介”

程乃珊,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桐鄉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

繼屍至》、《窮鰳、《女兒經》、《雙城之嘞、《老香港》、《上海探戈》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