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配著自己的行動,當然就無法寫成這樣的學術論著了。在誠摯地祝賀徐治平先生的同時,也還不斷地升騰出一種慚愧的念頭。
因為自己的身體還相當頑健,總不能整日都閑散地活著,如果缺乏精力和勇氣去構思長篇大論的話,那麼總還得認認真真地再寫幾篇稍有意義的散文。於是在每天的深夜裏,都思索著曾經瞧見過的人生和風景,想象著怎樣把這些場景描繪出來。我常常回憶起在井岡山上參觀過的那所紅軍醫院,據說有一百多位受傷的官兵,被國民黨軍隊包圍和囚禁之後,都英勇無畏地麵對著他們猙獰的嘴臉,蔑視著他們所舉起的上膛的槍支,為了爭取中華民族的自由和解放,都決不屈服地挺立在那兒,終於被那些喪盡人性的暴徒所殺害。我多次產生過抒寫這個故事的衝動,然而真的要動起筆來,就覺得那一回觀看得實在太匆忙了,對於那兒的地勢和房屋的結構,都需要重新去好好地揣摩,更重要的是還得翻看這些烈士們留下的遺物和資料。因為沒有機會重新前往,自然也就無法撰寫出來。我還想要描摹曾經遊覽過的張家界和雁蕩山,也都由於是倉促地來去,在腦海裏留下的印痕實在太淺淡了,怎麼能有聲有色地摹寫出來呢?隻得讓深夜裏浮起的這些思緒,像一層稀薄的雲霧那般輕輕地飄蕩而去。
又想起那一回在九寨溝旅行時,曾盤桓了多日,瞧見過陽光和月光的風光,也瞧見過白晝和黑夜裏的景致,那瀑布的浪花淋濕了我的衣裳,那絢麗的水潭還向我喃喃地傾訴。我在這迷人的山水之間,整日地徘徊著,被它激起了多少美麗的幻想和紛紜的哲思,於是就很順暢地寫成了《九寨溝紀行》。還記得那一回在巴黎遊覽時,比九寨溝逗留的時間要短促得多,隻好分秒必爭地去參觀盧浮宮、凱旋門這些名勝古跡。在塞納河裏泛舟遠眺時,我趕緊用鋼筆勾畫著正在目睹中的建築物;而當登上埃菲爾鐵塔時,又反複地尋覓和核實著兩天以來躑躅過的景致,生怕會像蘇軾擔心過的那樣,“清景一失後難摩”啊!常常擺動著手指,像是很急促地去敲打心靈中的電腦。回到旅館之後,還參照著地圖和照片,畫成了不少歪歪扭扭的宮殿,並且回憶著曾經閱讀過的好幾種描摹法國大革命的書籍,當時就苦苦地構思起來,真是弄得勞累萬分,最後決定以站在這座鐵塔上俯瞰全城為主線,引出對那些景觀的描:寫,並且聯想到有關曆史與藝術的淵源,很艱辛地寫成了《登埃菲爾鐵塔己》,多少得以避免浮光掠影的印象。寫作真猶如打仗那樣,怎樣做到揚長避短,巧布陣勢,以取得機智的勝利,這很值得認真的探討。在今後的漫漫長夜裏,我真還得持久地琢磨下去。
今天晚上我想得最詳盡的,是要盡可能地到處去跋涉,繼續去瀏覽那看不完的人生和瞧不盡的風景,要盡量觀察得很仔細,要盡量用功地去鑽研、詢問和記錄,爭取再寫出幾篇使自己和朋友們都滿意的散文來。
我是已經漸漸地趨於衰老了,卻還能夠飛快地在大地上奔跑,迅捷地在桌子上書寫,我應該珍惜這樣的日子。我在黑夜裏默默地囑咐自己,要努力追隨許多充滿了正義感和奮鬥精神的朋友們,歡樂地向前方走去。
“作者簡介”
林非,中國散文學會會長。作品:
國現代散文史稿》、《治學沉思錄》、《散文的使命》、《林粕爸散勘等。
《現代六十九家散文劄》、《中文學研究入門》、《散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