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過金鞭溪,我們又盡興遊覽了舉世聞名的“十裏畫廊”。這裏的景色,可以說是張家界地質地貌鬼斧神工的傑作。該處數百座奇峰拔地而起,夏天似刀槍劍戟直刺藍天,冬季如玉筍銀塔高聳雲霄。尤其是那各式各樣千姿百態迷人心魂的山峰,就像一幅幅巧奪天工的山水畫,猶如電影一般爭先恐後從我們眼前流過,叫人如癡如醉。
“天子山”因土家族首領向大坤起義自稱“向王天子”而得名。相傳,北宋楊家將圍剿向王天子曾在天子山安營紮寨。後因戰爭曠日持久,楊家便在此地繁衍後代,使這裏成了“楊家界”。如今,楊家界還保存有《楊氏族譜》和明清時代的楊家祖墓,有“天波府”、“六郎灣”、“七郎灣”、“宗保灣”等地名。屬張家界四大核心旅遊景點之一。
天子山被稱為最美的山,上山有兩萬八千多個台階,步行約兩個半小時。我們迫不及待地攀登著這一千兩百餘米的“天子山”。沒乘索道上山,一邊爬山,一邊放眼望去,在四麵壁立的山體合圍下,這景色很像一座無頂的殿堂,渾圓陡峭,頂天立地。
這裏的山峰神態各異。遠近山峰有的像身背草簍的“采藥老人”,有的像手捧鮮花的“妙齡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樓”,有的像“中世紀城堡”。還有那“雙峰插雲”,像兩個尖尖的竹筍;尤其是“一柱獨峙”,像一支長長的利劍。
遠遠眺望,那濃濃漂浮的大霧猶如厚厚的雲層,空間變得玄妙,淡淡的白雲像遊絲編織起來的一張五顏六色的漁網,大大小小的網眼裏浸潤著直覺的幹濕,白雲上麵是陽光造就的浩瀚,陽光之上的蒼穹是沁人心脾的蔚藍。
來到近處,一座又一座毗連的山峰,既是一種欣賞,也是一份難以閱讀的篇章。那鬆、那石、那山峰、那峽穀,林林總總,形形色色,都在畫麵中表現出別樣的風采。一排排相同走向的山體,仿佛一匹匹身披綠色的駿馬,那雲海,則酷似那些馬群的鼻息。
親臨山中,囫圇的山勢標誌著整體的磅礴,朦朦朧朧的景物飄忽著折射出光怪陸離的感覺,山峰的騰躍仿佛舞台上孫悟空幽默滑稽的顛撲,山上忽明忽暗,大大小小的色塊組合,又仿佛列兵的防護服,於是千山萬壑間便如掩藏著無可數計的伏兵。天悠悠,地悠悠,偌大的天子山終於飄至半空,在無以名狀的明澈裏,因高低的差異,在陽光下閃爍著精靈仙氣。
沿路絕妙的風光,伴我們品味著依山而築的吊腳樓,嵯峨的險峰峭壁,奇鬆怪石,莽莽翠林。在雲霧繚繞之時,透過雲彩,看周圍山峻峰險,林木幽深,亦夢亦真,若即若離,真乃“人在畫中行,情在夢裏遊”。
烏龍寨地處懸崖孤峰之上,據說過去是土匪占山為王的地方,易守難攻,要想進寨必須過三道鬼門關,既要鑽洞而行,登梯子而上,又要側身才能穿過崖縫。這裏關隘險絕,四麵懸崖,僅有一道路上下,地勢險要,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見此險峰,我們開玩笑道:看來,做土匪也不容易呀,胖子還過不去呀。湘西的土匪真會選地方啊,神仙住的地方被他們占了,好爽。此地風景獨特。
沿途還有不少民俗表演和土家風俗展覽,爬山累了,你還可以在唱歌台任意點取一首山歌(情歌)聽聽。
來到高山上,我們才看清“天波府”的美妙華容。這裏有十多座石牆,皆相對平行而立,高矮參差不齊,氣勢恢宏恰似古代候將相府遺址,此處原是楊家將的“天波府”。我們是手腳並用,戰戰兢兢地爬上觀景台的。站在觀景台上,四周眺望,數十座絕壁,交纏錯落,參差不齊,場麵悲壯,若殘垣斷壘,令人不由感歎大自然的威力及滄海桑田的變幻。親臨此地,令人很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真的,你會感覺群山是那麼的渺小,人更渺小。什麼功名利祿,什麼塵世紛爭,通通是笑談,所有煩惱從此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