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
這種極端和偏執貫穿於耶穌性格的始終:“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因此,與孔子的微溫中和、不偏不倚、冷靜穩當、循規蹈矩極為不同,耶穌性情狂熱、激進、偏執而愛走極端。
耶穌之為文化超人,還在於他違背常識而施行奇跡。在耶穌生活的時代,猶太人中流行著這樣一種觀念:許多疾病是由於邪靈、魔鬼(撒但)占有了患者的身體所引起的。而耶穌既然是屬神的,那麼自然就有神力驅逐魔鬼,使病得愈。所以有病的人一看見耶穌,身中的魔鬼就發抖害怕,根除了魔鬼,病就好了。於是,耶穌似乎無病不能治,甚至能起死回生耶穌對那“死了一般”的孩子的父親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除了到處訓眾,宣講天國的福音,耶穌的第二大職業似乎就是驅鬼治病。不是別的,正是驅鬼治病,才使信耶穌的人愈來愈多。自然,除了驅鬼治病,耶穌還行了其他一些奇跡。有一次,耶穌“拿著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掰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又有一次,耶穌在夜裏隻身在海麵上走,門徒以為是鬼怪而驚慌害怕。彼得從船上下去,在水麵上走,要到耶穌那裏去,因見風浪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耶穌拉他上了船,風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耶穌:“你真是神的兒子了。”中國人讀“對觀福音書”,就像讀《西遊記》、《封神演義》,然而《西遊記》之類的書是遊戲之作,除了一些“愚民”,我們中國人是並不相信的;但是,信奉基督,卻意味著信奉這個奇跡的王國。所以,基督教傳入中國,在“愚民”那裏反而有市場;而在讀書人那裏,耶穌正是應該敬而遠之的“怪力亂神”。因此,與滿足於常識的孔子精神不同,耶穌精神崇尚用神力戰勝自然的奇跡。
耶穌之為超人,還表現在他不隨順傳統和眾人,而成為被眾人所棄絕、被家鄉所驅逐、被故國所殘害的先知。因此,盡管耶穌被聖靈充滿,有神恩在他身上,但卻被家鄉的人所厭惡。有一次,耶穌在家鄉訓眾,因其對家鄉人的批判,使得家鄉人“都怒氣滿胸,就起來攆他出城(他們的城造在山上);他們帶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耶穌也明知家鄉人不信他、厭惡他,卻偏要自討苦吃,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
因為“家鄉”正是先知所處的現實,先知來得早,眾人不能理解他,他就攻擊“家鄉”而為“家鄉”所棄絕。所以,耶穌到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又變成了“家鄉”而冷落和迫害耶穌:“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耶穌到地上來,明明是來拯救猶太人的,然而卻被猶太人釘了十字架。當時管猶太人的彼拉多明明想放耶穌出去,而殺強盜巴拉巴,但是,彼拉多征求猶太人的意見,猶太人卻堅決要求釋放巴拉巴,釘耶穌十字架。在釘他十字架的時候,眾人唾他,戲弄他,打他,連和他同釘的強盜也是這樣的譏誚他我們且看魯迅根據《馬太福音》而作的散文詩《複仇》(其二):因為他自以為神之子,以色列的王,所以去釘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