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夏丐尊先生逝世(1 / 2)

我們要告訴讀者諸君一個哀痛的消息,夏丐尊先生在上月二十三日下午九點三刻逝世了。他害了肺病,一直沒有注意,不知道染上了多久。發覺害病在去年夏秋之交,休養了一些日子,到勝利消息傳來的時候,已經好起來,當夜的過度興奮使他沒有睡覺。再度發病在今年一月間,起初是不能出門,後來就不能離床,延續三個月,終於不治而死。他享年六十一歲。

本誌在十九年創刊,夏先生是創刊當時的主編人。他與我們一班朋友不辦旁的雜誌,卻辦《中學生》,老實說,由於我們不滿意當前的學校教育。學生在學校裏,應該名副其實的受教育,司是看看實際情形,學生隻得到些僵化的知識。僵化的知識可以作生活的點綴品,這也懂得一些,那也懂得一些,就可以擺起知識分子的架子來,但是,僵化的知識不能化為好習慣,在生活上終身受用。夏先生寫過一篇《受教育與受教材》,闡明的就是這層意思。我們想,盡我們的微力,或許對於學生界有些幫助吧,於是辦起《中學生》來。我們自知所知所能都很有限,不敢處於施與者的地位,雙手捧出一套東西來,待讀者諸君全盤承受。我們隻能與讀者諸君處於同等地位,彼此商商量量,共學互勉,就在這中間受到一些名副其實的教育。我們說“幫助”,意思就在於此。這個作風是夏先生開創的,後來雜誌雖然不歸他編了,作風可沒有改變。現在夏先生離開我們了,我們自然要繼承他的遺誌,憑本誌給學生界一些幫助,永遠不改變。

在目前的讀者諸君中,認識夏先生的想來不多。但是,由於本誌,由於他所著譯的《平屋雜文》《愛的教育》等書,由於他參加創辦的開明書店,心目中有個夏先生在的,為數一定不少。現在我們宣布夏先生逝世的消息,諸君該會惻然傷神,悼念這位神交的朋友。在這兒,容我們敘述關於夏先生的幾點,供諸君悼念他的時候參考。

夏先生幼年在家塾讀書,學作八股文,十六歲上考取了秀才。十七歲開始受新式教育,考進上海的中西學院,隻讀了一學期。十八歲進紹興府學堂,也隻讀了一學期。後來往日本留學,先進宏文學院普通科。沒等到畢業,考進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不到一年,就因費用不給回國,開始當教員,那時他二十一歲。他受學校教育的時期非常之短,沒有在什麼學校畢過業,沒有領過一張畢業文憑。他對於社會人生的看法,對於立身處世的態度,對於學術思想的理解,對於文學藝術的鑒賞,都是從讀書、交朋友、麵對現實得來的,換一句說,都是從自學得來的。他沒有創立係統的學說,沒有建立偉大的功業,可是,他正直的過了一輩子,識與不識的人一致承認他有獨立不倚的人格。自學能夠達到這個地步,也就是大大的成功了。如果有懷疑自學的人,我們要鄭重的告訴他,請看夏先生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