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演講卷(2)(3 / 3)

在今天的局勢下,關於昆明的前途,大概有三種看法,每種看法代表一種可能性。第一種是敵人不來,第二種是來了被我們打退,第三種是不幸我們敗了,退出昆明。第一種,客觀上即會有多少可能性,我們也不應該作那打算,果然那樣,老實說,那你就太沒有出息了!我們應該用奮發的心情準備迎接敵人的進攻,並且立誌把他打退,萬一不能,也要逼他付出相當代價,再作有計劃的,有秩序的榮譽的退卻。然後走到敵後,展開遊擊戰爭,給敵人以經常的擾亂與破壞,一方麵發動並組織民眾,使他成為堅強的自衛力量,以便配合著遊擊軍。等盟國發動反攻時,我們便以地下軍的姿態,卷土重來,協同他們作戰以至趕走敵人,完成我們的最後勝利。我們得準備前麵所說的第二種,甚至幹脆的就是第三種可能的局麵,我們得準備迎接一個最黑暗的時期,然後從黑暗中,用我們自發的力量創造出光明來!這是一個夢,一個美夢。可是你如果不願意實現這個夢,另外一個夢便在等著你,那是一個噩夢。噩夢中有兩條路,一條是留在這裏當順民,準備受無窮的恥辱。一條是逃,但在還沒有逃出昆明城郊時,就被水泄不通的混亂的人群車馬群擠死,踏死,輾死,即使逃出了城郊,恐怕走不到十裏二十裏就被盜匪戳死,打死,要不然十天半月內也要在途中病死餓死。……衡陽和桂林撤退的慘痛故事,我們聽夠了,但昆明如有撤退的一天,那慘痛的程度,不知道還要幾十倍幾百倍於衡陽、桂林!諸位,你能擔保那慘痛的命運不落到你自己頭上來嗎?噩夢中的兩條路,一條是苟全性命來當順民,那樣可以說是一種“不自由的生”,另一條是因不當順民就當難民,那樣又可說是一種“自由的死”。但是,諸位試想為什麼必得是:要不死便不得自由,要自由就得死?自由和生難道是宿命的仇敵嗎?為什麼我們不能有“自由的生”!是呀!到“自由的生”的路就是我方才講的那個美夢啊!敵人可能給我們選擇的是不自由和死,假如我們偏要自由和生,我們便得到了自由的生,這便叫作“置之死地而後生”。

諸位,記住我們人民始終是要抗戰到底的,萬一敵人進攻,萬一少數人為爭奪權利鬧意氣而不肯把實力拿出來抵抗敵人,我們也有我們的辦法。不要害怕,不管人家怎樣,我們人民自始至終是有決心的,而有決心自然會有辦法的。還要記住昆明在國際間“民主堡壘”的美譽,我們從今更要努力發揚民主自由的精神。那一天我們的美夢完成了,我們從黑暗中造出光明來了,到那時中國才真不愧四強之一。強在哪裏?強在我們人民,強在我們人民呀!今天政府不給人民自由,是他不要人民,等到那一天,我們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強起來了,他自然會要我們的。那時我們可以驕傲的對他說:“我們可以不靠你,你是要靠我們的呀!”那便是真正的民主!我們今天要爭民主,我們便當趕緊組織起來,按照實現那個美夢的目標組織起來,因為這組織工作的本身便是民主,有了這個基礎,我們便更有資格,更有力量來爭取更普遍的,完整的和永久的民主政治。

(本篇原載於1944年10月22日昆明《真報·評論周刊》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