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致友人(4)(2 / 2)

【這】【了】

想敲著壇唱一(段)悲歌

段音響嫌濁

【曲】或【出】

無奈客人的船不能等

門外是順風送著流波

潮一退便(渡不了)河

【沒法渡】

通篇句末二字重量皆相等,如“美灑”“堂前”“就走”“威嚴”“眉尖”“舊恨”“悲歌”“能等”“流波”皆然。獨“了河”了字太輕,故不稱。但改後句法仍弱,還是請你自己再絞點腦汁。

兩圖片仍請寄我一看。考證文字,可不做,但想研究一下,候他們的文字出來,好加幾句批評。順候教安。

公超已回,囑筆致候。

多五月十日

附上一封寫而未發的信,其中的背景你可以猜到,寄給你看看,看完毀去它。這也是此次辦刊物的一件掌故。但我的感慨卻多得很,噫,不足為外人道矣!

致左明

左明兄:

許久沒有給你回信,太懶了!近來聽說你在《新月》幫忙生活既有著落,定可安心習作,可喜可慰。承詢各問題條答如左:

一,韻腳不易安好,乃因少讀少做耳。

一,詞不達意,乃因少讀書的原故。

三,標點不成問題,有的作家甚至廢棄標點。故不必為此操心。

四,太明顯,確乎是大毛病。根本原因是態度太主觀,譬如劃船姑娘固然可以引起你的愛憐,但是也未始不可引起一般人的愛憐。你若把你和她兩人的關係說得太瑣碎,大寫實了。讀者便覺得那是你們兩人的私事,與第三者無關。你要引起讀者的同情,必須注意文學的普遍性,然後讀者便覺得那種經驗在他自身也有發生的可能,他便不但表同情於姑娘,並且同情於你。然後讀者與作者契合為一,——那便是文學的大成功了。我自己作詩,往往不成於初得某種感觸之時,而成於感觸已過,曆時數日,甚或數月之後,到這時瑣碎的枝節往往已經遺忘了,記得的隻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緒的輪廓。然後再用想象來裝成那模糊影響的輪廓,表現在文字上,其結果雖往往失之於空疏,然而刻露的毛病絕不會有了。空疏的作品讀者看了不發生印象,刻露的作品,往往叫讀者發生壞印象。所以與其刻露,不如空疏。英詩人華茨渥司作詩,也用這種方法。你無妨試驗試驗。

我相信你很能作詩,不是客氣話。不久我要到上海來一趟,那時我們再細談。祝你進步!

多頓首

致孫作雲

作雲:

舍侄已到家,得悉你的情形。今由中國銀行彙來國幣三十元共六十一元五角。請你將我的書籍搬到你寓中暫存,其中一部分(目錄見附紙)請由郵局寄下。校中金甲文書在我處者甚多,萬一遺失,殊覺可惜,請你也搬來,開一目錄,交朱佩弦先生。此類如錢敷用,亦可盡量寄來。但書目及郵局掛號憑單,郵費賬目籌,務須一一交朱先生保存。我前於南歸時,隻攜來《三代吉金文存》及《殷虛書契前編》二種。家居無事,已著手編金文分類目錄,獲益不少。現郵遞已通,盼不時通訊,以釋懸念。此候安好。

九月十日

另信並國幣三十一元五角請轉交廚役,因恐校中郵政不通也。廚役久在我家,為人忠實幹練,如我家重要物件可移出,無留人看守必要,請留伊在尊處伺候,工資仍由我隨時寄來。

各種子書

周禮正義

全上古文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

說文義證

說文通訓定聲

毛詩傳箋通釋

王忠愨遺書

古逸叢書

漢書補注

小學彙函

方言箋疏

山海經箋證

以上請盡量寄下,錢不敷請暫墊用,隨即彙上。至感至荷。

一切雜事可派敝宅廚役及仆人戚煥章協同辦理,廚役我已付工資,戚煥章則請酌給酒錢。戚住錦什坊街西養馬營十號。

致張秉新

秉新同學:

去夏接到手書,因事遷延未複,後往住長沙,又偶將地址遺失,遂致欲作複而不可能,至今思之,猶覺歉然,想吾弟不以為過也。到蒙自後,張君誌嶽來談,得悉吾弟在香港華僑中學授課,並邇來生活種種,殊用欣慰。頃因時局關係,內子及兒輩避居故裏,非長久安全之計,故囑其迅速來滇,並由舍親陳君文鑒護送(陳君亦係清華同學),惟是彼等皆初次來港,且兒輩幼小,照料尤多不便,到港時,倘蒙吾弟拔冗前來照拂,不勝感激之至。蒙自環境不惡,書籍亦可敷用,近方整理詩經舊稿,素性積極,對國家前途隻抱樂觀,前方一時之挫折,不足使我氣沮,因而坐廢其學問上之努力也。此事吾弟諒有同感,願更共勉之。耑此順候教安!

聞一多手啟

五月廿六日燈下

聞一多像(夏子頤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