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姐安頓下五娘,便叫五娘更換這一身素孝打扮。五娘卻不肯,牛小姐納悶,問此乃何故。五娘道:“我有一十二年大孝在身,所以不能換。”
牛小姐驚詫:“大孝不過三年,如何一十二年?”
五娘哽咽:“公公故去帶孝三年,婆婆故去帶孝三年,薄情丈夫留京都後再未回還,我再替他帶孝六年。夫人,這合起來,不就是整整一十二年嘛!”
牛小姐歎:“咳,難得你這孝敬婦人。道姑,你公婆為何雙雙命掩黃沙?”
五娘道:“夫人,說來真是一言難盡!”
五娘彈弦飲泣唱道:“奴家本是良家女,天生麗質美貌容。夫郎才貌一應俱,兩月夫妻百日情。奈何朝廷貼黃榜,遍招天下賢良士。父母高堂強命令,郎赴春闈不得違。十裏長路送別離,馬行十步九回頭。囑郎常思桑榆景,快著歸鞭早回程。一舉鼇頭獨占魁,平地一聲起驚雷。再娶佳人另婚配,利綰名牽竟不歸。饑荒歲,斷煙炊,高堂念兒老淚垂。糟糠暗吃擔饑餓,雙親俱喪實堪悲。剪下香雲送舅姑,麻裙包土築墳塋。千裏迢迢尋丈夫,琵琶乞討沿路程。進得京畿不見郎,紅顏薄命自傷情……”
曲調未了,牛小姐這裏已是啜泣不止,珠淚如麻。
“夫人,你為什麼哭了?”五娘擱下琴,擦下眼淚輕聲問。
“道姑,我丈夫也是久別雙親,幾年未歸,他積怨成疾,到如今還思念父母雙親家裏人呢!”
“他家裏可有妻室?”
“他是有妻室,怕不像你如此孝敬爹媽。前日府上已派人去接他們過來一同居住,現今還不知情景如何。”
趙五娘聽這一番話,心頭鬆動,趁機試探牛小姐:“夫人,他那裏既有妻房,接來這裏住,你能與她和睦相處?”
牛小姐道:“如果她像你這樣賢淑,我情願讓她居上我居下,叫姐姐敬著她。”
趙五娘再也控製不住:“夫人,我就是蔡邕的結發妻房……”
牛小姐已深深為她的孝行所感動,聽琵琶一曲,更知句句是真,連呼“姐姐”,兩人抱頭慟哭。
蔡邕自從去彌陀寺降香見了那兩張畫像,心中始終悶悶不樂。這天晚上,他從牆上取下畫像仔細端詳,越看越覺得這畫上畫的二位老人像自己的爹媽。可畫上二老麵容憔悴、神態淒涼、衣衫襤褸,前不久家書還報爹媽媳婦都安康無禍呐!蔡邕越思越覺蹊蹺,猛然發現畫像後麵題詩一首。詩曰:
昆山有良璧,鬱鬱璠璵姿。
嗟彼一點瑕,掩此連城瑜。
人生非孔顏,名節鮮不虧。
拙哉西河守,胡不如皋魚。
宋弘既以義,黃允何其愚!
風木有餘恨,連理無傍枝。
寄與青雲客,慎勿乖天彝。
詩題大意是說,昆山這個地方產得好玉,價值連城,上麵倘若有些瑕玷,便不貴重了。孔子顏子是大聖大賢,有德也有行。一般大多數人並非聖賢,因此能忠不能孝,能孝不能忠。西河守吳起母親死了不去奔喪太笨拙,不顧名節連皋魚都不如。宋弘此人,在光武帝試圖把姐姐湖陽公主嫁給他時,執意不從,答曰“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黃允一見司徒袁隗的侄女,便休了前妻是何等愚蠢。孩子想奉養親人而親人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傳言與做官的人,切莫違了天倫。
細一琢磨,竟像是譏諷自己大逆不道的。蔡邕心中十分惱火,遂把夫人叫來,問個究竟。
“夫人,誰人到我書房來過?”蔡邕怒問。
“沒有人。”
“我前日去彌陀寺中燒香,拾得一軸畫像,家人拿來掛在這裏,誰在背麵題了一首詩?”
“敢情是原來就寫著的吧。”
“哪裏是,墨跡尚未幹!”
“相公為何如此動怒?那詩說的是什麼?”牛小姐避而不答蔡相公的追問,反要蔡邕解釋這首詩。
蔡邕遂把詩解釋了一遍。
牛小姐似悟出道理,問蔡邕:“相公,那不奔喪和自刎的,哪一個是孝道?”
蔡邕答:“那不奔喪的是亂道。”
小姐又問:“那不棄妻和棄妻的,哪一個是正道?”
答:“那不棄妻的是正道。”
“相公,如果是你,你將學哪一個?”
蔡邕答:“縱是辱殺我,我也是義不可絕。”
牛小姐心中有了底數,“撲哧”一聲笑了。原來牛小姐擔心趙五娘衣裳襤褸,蔡邕不肯相認,便出這主意,讓五娘先在蔡邕常去的書房寫幾句詩試探一下他,然後再出麵將情由說個明白。
“夫人笑的是為哪般?”蔡邕十分納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