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自頭一年夏便隨高傑北上,移防開封、洛陽,戰火連綿不斷,也是半年多了。果然不出史可法所料,一到河南,高傑便與睢州鎮將許定國發生了矛盾,原來,這個許定國也是個賣官鬻爵、中飽私囊的昏官。他自稱手下雄兵十萬,等到高傑檢閱時,才發覺全是些老弱殘疾,其中很多還是臨時拉來充數的百姓,許定國一直在用虛報兵額的辦法,冒領軍餉,假公肥私。高傑見此光景,大發雷霆,竟不顧“強龍不壓地頭蛇”的古訓,狠命把許定國責罵了一頓,因此,許定國對高傑恨之入骨。
這一日,許定國與手下人設下計謀,邀請高傑進睢州城飲酒,預備席間以放炮為號,取高傑首級。侯方域料到許定國此舉其中有詐,再三勸阻高傑勿要自投羅網,可是高傑自恃威名蓋世,傲慢地說道:“即便是黃、劉三鎮,也對我甘拜下風,許定國不過走狗小將,有何等本領,倒教我防備他起來!”便帶上一隊親兵應約而去。
果然,飲宴之間,炮聲一響,刀斧手從暗中殺出,把高傑和所帶親兵殺個淨光。許定國怕高傑手下大隊人馬前來報仇,索性派人帶著高傑首級,獻與清軍,然後又領清兵連夜踏冰渡河,把高兵殺得大敗。
侯方域見大勢已去,無奈何,隻得匆匆帶上幾個貼身仆人,取水路逃往南京。一路走來,到處烽煙滾滾,戰火頻頻。這晚,當船行至呂梁濱一帶時,風浪大起,船行不動,隻得在一處泊船之所,停靠下來,準備風停再走。侯方域半躺在船艙裏,想起了香君的諸種好處,恨不得插翅飛回媚香樓,重溫舊夢。侯方域在這裏想心事,鄰船船艙中,一男一女則絮絮叨叨,半夜未停。侯方域突然聽出那男子的聲音,好似蘇昆生,婦人的聲音也頗耳熟,侯方域急忙衝著隔壁冒昧地大喊一聲:“蘇昆生!”
那男子果然應聲道:“哪個喚我?”
侯方域喜出望外,急忙衝出船艙,蘇昆生也迎了出來。
“原來是侯公子,我正到處找你,不料在這裏相遇,謝天謝地!”蘇昆生高興萬分,繼續說道,“快過船來吧,這裏還有一個老相識呢!”
侯方域走進對船艙內,隻見香君的幹娘貞麗站在那裏掩麵抽泣。
侯方域驚問道:“貞娘如何到此?我的香君又在哪裏?”
“唉,一言難盡呢……”貞麗泣不成聲,便把香君的遭遇從頭哭訴了一遍,蘇昆生接著把那柄鮮血染成的桃花扇交給方域,方域早已哭得淚人一般。待心情稍稍平靜後,侯方域又問二人如何流落至此。
原來,李貞麗被逼嫁到田仰家後,田仰的大老婆是個十分悍妒的婦人,當夜便命幾個老媽子把她揪出洞房,痛打一頓,然後又逼田仰將貞麗趕走。田仰無奈,便把貞麗賞給帳下一位老兵。這位老兵常常乘“報船”到沿河一帶遞送文書,這天傍晚,老兵上岸送信未歸,李貞麗在船上突然聽到河裏傳來高呼“救命”的聲音,隻見一個老漢拚命在水裏掙紮,貞麗心善,忙請船夫把落水之人打撈上來,不料竟是蘇昆生。
蘇昆生那日辭別香君後,便騎上毛驢往河南來,到了呂梁濱時,正好碰上一夥潰逃的敗兵。幾個敗兵見他一個孤老頭子,不容分說,便把他拉下毛驢,扔進河裏,然後搶過驢子,揚長而去。可憐年事已高的昆老先生危急時刻還不忘香君的重托,唯恐河水打濕扇子,竟把包袱頂在頭上,在冷水中掙紮半日,多虧貞娘相救,否則早溺死在水中了。
三人邂逅相遇,悲喜交集,一夜長談,不免一陣辛酸,一番感歎。
次日清晨,侯方域和蘇昆生含淚辭別了貞娘,一同往南京來。到南京時已是三更時分,二人在旅店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侯方域便留下昆生照看行李,獨自一人急不可耐地來到媚香樓。進了大門虛掩的院子,隻見樹上黃鶯啼鳴,紫燕飛轉,滿地芳草淒淒,苔蘚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