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清忠譜(2)(1 / 3)

建造魏祠,花費金銀錢鈔無數,連陸萬齡也記不清有多少了。祠堂建造之初,木石磚灰,堆積得像小山一樣,從各地調集來的工匠有幾千人,開工的鑼聲一響,打樁的、鑿石的、督工的、做木工的,一齊動手,刹那間天搖地動。花盡了搜刮來的物資錢糧,魏祠終於豎起來了。頭門上高題著“三朝捧日,一柱擎天”,兩坊中寫著“力保封疆,功留社稷”。

魏祠的落成吸引了大批來觀看的人,卻不像平常那樣吵吵鬧鬧,而是一隊隊一行行,遠遠地站著看。

李實要把禦賜的七曲纓冠給魏像戴上,比試了一下,魏像頭太大,纓冠太小,戴不上。

“怎麼把魏爺的頭塑大了?”李實訓斥說。

陸萬齡“撲通”跪地,說:“這是遵照您的吩咐,塑了九寸七。一定是宮中賜的冠小了。”

李實想這纓冠是上邊賜的,不好隨便亂動,隻能把像頭縮小一點兒,就吩咐工匠把像頭收一收。

工匠拿著鑿子、鏟子,登到台上,一手扶著像頭,一手用鏟子均勻地削平。李實站在像下,掏出手絹,擦著眼角,嘴裏吐出一些哭音來:“我的魏爺啊,頭疼啊,了不得,真讓兒心疼。”

這時工匠說:“帽子戴上了。”

李實立刻轉啼為笑,拍手叫道:“很好,很好,儼然是一座神像了。”

毛一鷺命眾人行五拜三叩的大禮,他和李實進內室飲酒慶賀。

為魏祠落成這件事,毛一鷺特意給周順昌下了貼,請他前來祝賀。周順昌怒發衝冠,接過帖子撕得粉碎,破口大罵,誓死也不去朝拜這個狗東西!到了這天,他忽然交了主意,步行往半塘而來,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

遠遠就看見宏偉高大的魏祠,比皇極殿、淩霄殿還要輝煌壯觀,雕龍插漢,鏤風飛雲,畫棟流霞,碧瓦耀日,這還不知道要花去多少民脂民膏呢。待看到頭門兩坊上的題字,周順昌簡直氣得七竅生煙,“三朝捧日,一柱擎天”,有這樣無恥的嗎?再看那魏賊的像,玉帶束腰,珍珠纓冠,周遭金爐香煙繚繞,這不真是要把人氣死!

幾個家丁提著棍子走過來。“什麼人在這裏偷看?”他們大聲嗬斥周順昌。

李實、毛一鷺酒飽飯足,吩咐把周順昌叫進來。

周順昌昂首挺胸,徑直走入內堂。李實說:“進來的人都向魏爺叩拜,怎麼就獨你不拜?”

周順昌冷笑道:“他魏忠賢比趙高還凶殘,比璜瑗更貪婪,屢屢作奸犯科,我一個清正廉潔的人怎麼能拜他!”

李實說:“魏爺有何不好?”

周順昌罵道:“魏賊犯下的罪太多了!他殺害後妃皇儲,陷害忠良,擅自置辦軍隊,在後宮操練。他結黨營私,冒充公侯,亂建祠堂,這難道不是罪行嗎?”

李實大為惱火,喝令將周順昌亂棍打出。

周順昌怒喝一聲:“誰敢!”四周家丁一個也不敢動。

“你們這一夥奸臣,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建造這麼個魏公祠,還不知羞恥地題上什麼‘一柱擎天’、‘力保封疆’。哼,等著看吧,這祠注定要被大火燒掉,那逆賊的像也長存不了,隻留下臭名萬年。”周順昌痛罵一頓,一拂袖子,走出祠堂。

“哎呀,可把我氣死了!”李實氣得渾身哆嗦。

毛一鷺把追出去抓周順昌的人叫回來,勸李實不要氣惱。他早就對周順昌下了手腳。前天,中官回府報告周順昌與魏大中聯姻的事,他就寫了一封密信,差人送給魏忠賢了,信中還誣告周順昌減低袍價,貪贓私分。僅這兩條,周順昌的性命就肯定保不住了。毛一鷺把寫密信的事告訴李實,李實極力稱讚他辦得高明。“再寫一封信給魏爺,告他辱罵魏爺神像。”他咬牙切齒地說。

周夫人得知丈夫把女兒許配給魏大中的孫子,她想這事雖然是丈夫的慷慨激昂之舉,畢竟魏大中已經成了犯人,現在和他結親,恐怕要受連累,日後女兒嫁過去,怎麼叫她做母親的放心得下!但是她也知道丈夫的性格,片言九鼎,既然已經結了姻親,那就絕無悔親之說,想到這裏,反擔心女兒不同意,就決定先開導女兒。

女兒是個性格柔順、恬靜的女孩子,雖然正當二八年華,卻不喜歡用脂粉來打扮自己。她早晚都在父母前伺候,聽到母親喊自己,連忙從閨房出來。

周夫人告訴女兒將她許配魏大中孫子的事,恐怕她出嫁後,日子會很難過。

周小姐說:“從來婚姻都是由天定的,況且還有父母做主。孩兒還年輕,正好多伺候您老人家幾年。”

正說著,周公子突然慌慌張張地跑進家來,看到母親和妹妹在家裏,大叫不好了。

“怎麼不好了?”周夫人問。

周公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告訴她們父親在魏祠罵像的事。

這下差點把周夫人和周小姐嚇了個靈魂出竅,隻埋怨周順昌,既然不在朝為官,隱居民間,就不要去管這麼多閑事,這樣莽撞行事,辱罵魏忠賢,不是故意去摸老虎屁股嗎?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周順昌殺賊心切,罵像之後更覺怒氣難平,回到家裏已是一更天,坐在椅子上還在想心事,如果讓他回北京,他一定不顧安危,連上幾疏,彈劾逆賊,一則保全了善良的人們,二則整肅了朝綱,三則掃清了宮禁,四則安定了社稷,這不是大快人心的事嗎?想著想著,就伏在桌子上睡著了。

周順昌夢見自己官複原職,手執象牙笏,穿上了官服,妻子兒女都歡天喜地的。

他對妻子說:“我周順昌對皇上一片忠心,現在有了權力,不除魏賊怎麼對得起皇上呢?”他連奏本都來不及寫,就去麵奏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