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散.步(1)(2 / 3)

說老實話,好幾次聽人說某個電視劇好看,買回來看不到三集就失望了,還不如看法製頻道呢。不過,我還是把孫紅雷的小眼兒買回來了(回家一看簡介狂笑:某跨國公司總裁(孫紅雷飾)……私下做著走私販毒的勾當,國務院派出調查組針對孫紅雷的走私集團進行調查,孫紅雷聞風而動,一麵指示自己的情婦繼續走私販毒,一麵對調查組成員進行腐蝕……孫紅雷真冤啊,弄假成真了。這盜版的也特不敬業。)

再往前走,會路過一條非常狹窄的小巷,窄到兩個人並排走就會蹭到牆。但還是有小轎車強行從那裏開過。行人隻好緊貼牆壁並且收腹讓他們。這些開車的人,為什麼這麼不自覺呢?我就不信沒別的路可走,還是太不替別人著想了。

走出小巷,又是大街。我們住的那條街在兩條大街中間,就像“工”字中間那一豎。所以每天坐在書房裏,不關窗戶是不行的,兩麵夾擊,吵死你。

往往這麼轉一圈兒回來,才半個小時。我感覺運動量不夠,隻好進門後在家裏繼續圍著飯桌走,終於走成了女版華子良。

其實近段時間,有很多讓人難過的事,鬱悶的事,無論是世界,中國,還是身邊。但想來想去,還是不說了罷。無力改變世界,還是盡可能帶給大家一些快樂吧。

2009年11月29日

省下的時間上哪兒去了

年底這些日子很忙,好像時間很不夠用。忽然就想,其實現在的很多事都比以前省時省力了,為什麼還那麼忙呢?

比如家務這一檔,過去換洗被子,要花一天時間。早上拆了洗,用去兩小時,光擰幹就得10分鍾,然後曬幹,然後縫。縫被子之前先要鋪被子,一層被裏,一層被褥,一層被麵,三層加起來很厚,用針穿透需要苦幹加巧幹。縫一床被子在我最快也需要一個小時,有一次不留神和床單縫到一起了,隻好拆了重縫,555,往事不堪回首。現在呢,被套取下來丟進洗衣機,曬幹了套回去,省下多少時間?

再說做飯,過去做飯,淘米下鍋後就守著,沸騰了水收幹了開始燜。因為是煤爐,害怕燜糊,就得不停地倒騰,起碼耗時40分鍾。現在呢?米放進電飯鍋一按按鈕就行了。省下多少時間?

生活之外,說說寫作。過去寫一個中篇,寫一遍,改一遍,抄一遍,再改一遍,再抄一遍。5萬字的話,5×5=25萬字,其工作量相當於一個長篇。後來有了電腦,不用寫了,初稿二稿三稿都隻輸入一遍,省下多少時間?

有互聯網之前,寫完小說還要打印出來,戚戚喳喳也得一兩個小時,碰上卡紙了還得折騰修理,弄得滿手油墨。打印好了裝信封寫地址去郵局,貼一堆郵票才完事。現在呢,打開郵箱一點就OK了。省下多少時間?

過去寫作中需要查資料,搬個凳子在書架上爬上爬下,翻這本找那本,有時為了查證某一句詩是某個詩人的,或者某個典故出自何書,得花上大半天時間。現在呢,隻要用穀歌或者百度,哪怕你隻記得半句也能迅速找到出處。省下多少時間?

還有編輯工作,過去我編稿子先用紅筆在紙上編輯,刪改得“血流成河”,甚至看不清楚重抄一遍,然後送到印刷廠,工人一個字釘一個字釘檢字排版,再油印出來一次次校對,最後出膠片……現在呢,編稿排版都在電腦上,編輯編好了稿子發給主編審,主編審完了交給排版,不見一張紙就完成了,省下多少時間?

工作之外說說出門。過去最塊就是坐火車。去北京,兩天,回杭州,三天。在火車上慢騰騰地晃。現在呢,坐飛機當天來回都沒問題。火車也提速很多。而且過去出門,訂票是個大事。不好訂的票要托熟人找關係,好訂的票也得到售票廳排隊。現在呢?打個電話就行了,人家送上門來。甚至隻要知道航班號,不要票也可以先出門。省下多少時間?

出門之外說說通訊。過去跟家裏或朋友聯係一次,要拿一個晚上來做這件事,攤開信紙寫信,寫不好重寫,寫完找信封抄地址再貼上郵票,第二天送進郵筒,過個十天半月才能得到回音。現在呢,一個電話或一條短信,瞬間就有了回複。省下多少時間?

再說寄包裹,過去那個麻煩,得先找塊布縫包裹,留個縫兒讓郵局檢查,然後帶著針線去郵局,排隊,填單子,檢查完後,再把留的縫兒縫上。後來總算有了紙盒,但仍免不了排隊等候,而且郵局的人永遠沒有笑容,你去寄東西都是你求ta。現在呢,打電話給快遞公司,人家就上門了,你隨便用個紙袋一裝就行,人家會負責給你包好,而且兩三天就送到了,省下多少時間?

肯定還有很多動人的事例,我一時想不起來。總之一句話,社會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方便,為我們省下了大把大把的時間。

問題是,我想問的是,省下的時間上哪兒去了?

我們依然吃三頓飯,睡一次覺,穿一身衣服,謀一個職業,養一個孩子,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很忙?為什麼我們看書還不如以前多了?我們見朋友也不如以前多了?甚至,我們寫作的時間也不如以前多了?我們總是抱怨忙,我們總是說沒時間幹這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