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當我們走路時.我們看到些什麼(5)(1 / 3)

他對自己的這一“俗好”毫不掩飾,我很欣賞。我最怕那種裝雅作秀隨時翹個蘭花指的人。有一天我看他寫了條微博,列舉生活中有哪些事會讓他感到幸福,其中第三條就是有好麵吃。我當即決定,若他來成都一定請他吃麵,讓他簡單地幸福一回。成都雖然不是麵的故鄉,但到處都能吃到好吃的麵,其主要原因是調料好。最重要的是,本人還會一個拿手的活兒,做燜麵。

沒想到他很快就來成都了,是來開會。我即在網上發出邀請,我先說,到成都我請你吃飯吧。他回複說,時間太緊了,恐怕來不及。謝謝了。我就漫不經心地說,很遺憾那,我還說請你來我家吃燜麵呢,這下好,他立即激動地說,那我爭取抽一個中午吧。哈哈,“麵桶”的形象躍然屏幕上,我立即著手準備,打算親自下廚做燜麵,讓美食家鑒定一番。我對我的燜麵還是有點兒把握的。曾做給我們家兩個好吃狗吃過,做給爹媽吃過,做給朋友吃過,都分別得到了認可。尤其今年春天,還出口海外,在美國做過兩回,做給兩個山東人吃,大受讚揚。

可真到了那天,時間卻有點兒緊。他是下午的飛機,隻有中午兩小時,而燜麵是不能大鍋進行的,得小鍋烹製。加上還有兩位麵食愛好者和他一起來了,我怕搞不贏,就決定請他們在麵館吃,吃成都的鋪蓋麵。(雖然省事了,心裏頗遺憾。)

不過最終的結果讓我倍感欣慰,嚴老師和他的兩位朋友都吃得非常開心,連吃兩碗,還拍下了照片。嚴老師當時就跟我說,這條微博我要放到今晚11點半發出。我不解,問為何要等那個時候?他說那個時候大家都餓了,最出效果,饞死他們。

當晚11點半,他果然發出了連帶照片的鋪蓋麵微博,一時間聚集了無數麵食愛好者。各位看看他是怎麼形容那碗鋪蓋麵的:此麵寬似鋪蓋,雄渾大氣,柔韌勁滑,入口感動到令人流淚。湯頭金黃明亮,麻辣鮮香,聞之欲醉。湯中更有酥爛小豆,溫柔細膩,非常搭配。感謝山山老師的好意,人生得一好麵足矣!

一碗麵,竟被形容成這樣,這是我看到的寫得最好的關於麵條的文字了。再不好吃的人都會滴口水的,我給他回複說,你的描述太精彩了,這家麵館真該讓你免費吃一輩子。

各種回複精彩紛呈。果然如他預料的那樣,起碼有一半的人饞蟲被他鉤出來了,一個個直叫喚:嚴老師你怎麼在這個時候發麵啊,故意饞我們啊。

也有看不起鋪蓋麵的,有個成都網友是這麼回複的,他說這位山山老師是不是打麻將輸光錢了,請人家吃鋪蓋麵,太丟成都人的臉了。

在他看來,我應該請他們吃豪華大餐才是。可見他一點兒不了解嚴老師。

我給他回複說,我不會打麻將,是吃麵把錢吃光的。嘿嘿。

有個成都網友很在行,先告訴嚴老師麵館地址沒寫對,地道的說法應該怎麼說,又告訴他,鋪蓋麵最早源於成都的山西會館。成都也是個移民城市。

接下來,嚴鋒又補充了一段他對鋪蓋麵的欣賞:

我有個理論:鋼筆尖越寬寫的字越好看,麵越寬越好吃。因為麵與味蕾充分親密接觸。這鋪蓋麵是我吃過的最寬的麵,真是長江大河的寬闊感。我一口氣吃了兩碗之後,嚴肅地考慮過吃第三碗的可能性。

嗬嗬,的確如此,兩碗之後我看他仍意猶未盡。也許是因為不好意思,他沒有要第三碗。估計我要是再熱情地勸一下,他會要第三碗的。

在他這個補充下麵,我又看到兩個有趣的回複,一個讚同一個反對:

肉唐僧:麵越細,相同份量的麵團表麵積越大,才能“與味蕾充分親密接觸”吧?唉,我這麼有邏輯,感動到令人流淚。

押沙龍:麵細了固然總表麵積大了,但舌頭的表麵積有限,接觸麵積反而減小。要最充分接觸,還得是寬得能整個蓋住舌頭的寬麵。含在嘴裏味蕾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