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冷日子.暖日子(1)(2 / 2)

2012年1月6日

百分之一和萬分之一

最近有兩個人讓我佩服得緊,兩位都是企業家。一位是新聞裏看來的,一位是聽“冬吳相對論”聽到的。與大家分享。

先說“冬吳相對論”裏聽到的這位。“冬吳相對論”是一出財經脫口秀節目。起初我在手機聽書軟件裏看到它時絲毫沒產生興趣,還是老姐推薦才開始聽的,一聽果然很棒。一個梁冬一個吳伯凡,智慧加幽默,輕輕鬆鬆地就長了不少知識。這個節目的口號是,“坐著打通任督二脈”。 “任督二脈”是人體上的兩個穴脈,在中醫診脈與道家導引養生上都相當重要。而在武俠小說裏,任督二脈更是被推崇備至,說它們一旦被打通,武功即可突飛猛進。很盼望他們打通我的“任督二脈”,沒武功也可以養生啊。

今天早上一邊做家務一邊聽,聽到一個很精彩的故事。

深圳有個學有色金屬專業的碩士畢業後做了工程師,叫王傳福,1995年下海,當時正是“大哥大”很牛的時候,他憑直覺判斷,手機電池應該很有發展前景,就打算買設備生產電池。他帶了全部家底200萬人民幣去日本,到當時這個行業的老大三洋、鬆下等大企業洽談,一問傻了,那套設備需要500萬美元,也就是四千多萬人民幣,他連十分之一的錢都不夠。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會窘迫地打道回府,但王傳福很淡定,沒說錢不夠,提出要參觀生產線。

一參觀他就發現了破綻,或者說發現了機會。原來這套昂貴的設備,主要功能是用來除濕除塵的,因為電池需要非常幹燥潔淨,哪怕有幾百萬分之一的微塵附在電池上都會嚴重影響質量,甚至爆炸。那麼為了達到除塵除濕的效果,整個車間都處於高度幹燥的狀態,工人隻能在裏麵工作兩個小時,超過時間就會脫水。也因此生產電池的成本非常高。王傳福想,需要除塵除濕的隻是電池,又不是人。為什麼要將整個車間搞成無塵幹燥的狀態?

他回來後,便設計生產出了一種玻璃箱子,左右有洞口,工人隻需將手伸進去操作,在裏麵為電池除塵除濕即可,人在外麵,多長時間都行。這設備看上去很土很簡單,卻很頂用,關鍵是大大降低了成本,總共隻花了一百多萬人民幣。

王傳福就靠著這種土法上馬的生產設備,一步步地將日本幾家生產電池的大企業逼到牆角,最後不得已改行生產其他產品了。現在王傳福他們公司生產的鋰電池已經占世界電池產量的三分之一,並從03年開始生產汽車了。

我知道很多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都有傳奇故事,但王傳福的故事還是讓我相當震動,它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當你的前麵已經有人在某件事上做到威權的時候,你還會去改變嗎?你還會想到超越嗎?正如吳冬說的,我們的生活裏還有多少是可以改良的?

由此想到,一個人要取得成功,必須是那“百分之一”,在層層淘汰之後依然留存。

比如這個王傳福,假如有一百個有色金屬專業的碩士當了工程師,最多會有百分之五十的人不滿足於做工程師。那麼這50個跳槽的人,也最多會有一半人扔掉鐵飯碗去重新創業;而重新創業的人裏,也最多能有一半選對道路。這樣就剩10個人了,10個人裏,也最多有一半的人敢於傾其所有去投資一個沒有把握的新事業。最後剩下5個,當他們拿著全部的錢去買設備卻發現根本買不起時,最多也隻有一半是不甘心的,暗暗琢磨想法,希望能以其他方式達到目的。最後,在不甘心的人裏,能找到正確方式的,恐怕連一半的概率都沒有了。所以隻有百分之一的人,能成為王傳福。

這個恐怕不止是企業家的規律,行行如此吧。

但在我佩服王傳福的時候,一個更讓我佩服的人出現了。這是位85歲的老人,曾經的“雲南煙王”褚時健。大概還有人記得,1997年,紅塔集團董事長褚時健,因“經濟問題”被判無期徒刑,宣判前他女兒已在獄中自殺,可謂家破人亡。那年他7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