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明從筆架上拿了筆,筆架上隻有一支筆,所以不用擔心會拿錯。在硯台之中已經有墨汁,毛筆的筆頭在墨汁中滾動一下,讓筆頭飽含墨汁,再將毛筆提起,毛筆吸墨而不滴墨。書寫毛筆字用的紙並不是純白紙,而是寫毛筆字時專用的宣紙。對於宣紙的了解,馬天明還是從爺爺那裏知道的。
宣紙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采飛揚,飛目生輝。宣紙。寫字、作畫“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少蟲蛀,壽命長。宣紙自古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
宣紙的珍貴是在於普通人家用不起,但對於由十二家聯合開辦的幼兒園來說,宣紙是管夠的,隻要是孩子們需要的,幼兒園的十二名立理事會無條件的準備。
橫豎撇捺寫的時候並不難,也不簡單,學的快學的好的是對書法有天賦,有悟性,學的慢的就需要長期的勤學苦練才行。用毛筆寫字有中國著上千年的曆史,隻是從民國之後才開始用鋼筆寫字。毛筆雖然不再作為日常寫字的筆,但還是有很多人正在練習寫毛筆字。
歐陽老師看過馬天明在紙上寫的字,點點頭,並沒有點評。
“點,上尖下圓,腹平背鼓,輕輕起筆,漸漸重,停頓一下,往回推。豎彎,豎要直,彎中一段橫要平。橫折,起筆輕,橫處稍不平,折處記住提、頓,頓後下行往左斜。橫折彎鉤,橫處很斜,折望裏收,橫尾稍抬鉤朝上。豎彎鉤,頓筆下行先寫豎,彎後向右寫段橫,尾部抬起鉤朝天。豎鉤,頓筆下行先寫豎,走到豎尾縮一縮,寫鉤先重再變輕,速度還要快一點。橫折鉤,橫不平,折不直,折處稍頓,鉤尖對橫。橫撇,橫撇的橫不平,左低右稍高;橫撇的撇帶弧度,撇尖伸到橫左邊。”
歐陽老師將寫好的七張紙掛在小朋友麵前,然後回到自己的桌子前,提筆在紙上寫字。
馬天明看著七張紙所寫的部首。七張紙上寫的並不是字,偏旁部首還是知道的,在家寫偏旁部首的時候用的是彩色筆,一筆一劃的寫還是比較容易,但用毛筆在紙上寫,雖然寫的容易,但寫出來的卻並不好看。
“小朋友們,在今天的課結束之前,我們來一起洗筆。將蘸墨的毛筆筆頭放在筆洗的清水中,讓清水能浸入筆根。把毛筆在水中來回晃動,並輕輕把毛筆在筆洗底部輕按,使筆鋒鋪開,墨汁散出,然後拿出毛筆。將筆洗中的墨水倒入旁邊的小桶,再將小壺中的水倒入筆洗中,使毛筆在清水中浸泡,心中默數到十五,將毛筆提起,換掉筆洗中的水,再將毛筆放入水中,直到沒有發現從筆根散出細細的墨汁,這時候可以取出毛筆,輕輕的甩出多餘的水分。用廢宣紙,把毛筆中的水分吸出。手指上略蘸清水把筆鋒收攏。洗好後的毛筆放在筆架上懸掛。”
歐陽老師一邊說,一邊做,領著十二名小朋友完成了洗筆。
“歐陽老師再見!”
完成洗筆後,馬天明、劉悠悠、劉浩、王可可、董安蓓、李逍、雷菲菲、宗天行、梁非凡、吳苗淼、許多多,楊星向歐陽老師告別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