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沙恭達羅》頌(1 / 1)

1907年12月10日,曼殊自上海赴日本東京,客居閑暇,常讀英文詩,其中從E·B·Eastwick的集子中看到所譯歌德的詩《〈沙恭達羅〉頌》,由是“感慨係之”,譯成漢文。

《沙恭達羅》(原譯《沙恭達綸》)——古印度迦梨陀娑所著詩劇。取材於史詩《摩訶婆羅多》,描述無能勝王豆扇陀與少女沙恭達羅曲折多磨而終得結合的戀愛故事。充滿優美的抒情風味和悲劇氣氛。曼殊說它“百靈光怪”。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至1832)——德國偉大詩人、劇作家、思想家。關於他同《沙恭達羅》的關係,曼殊在《〈文學因緣〉序》中說:英人威林(William Jones)將《沙恭達羅》詩劇譯成英文後,“傳至德,Goethe見之,驚歎難為譬說,遂為之頌,則《〈沙恭達羅〉頌》一章是也。”

春華瑰麗,亦揚其芬;

秋實盈衍,亦蘊其珍。

悠悠天隅,恢恢地輪,

彼美一人,沙恭達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