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他還小的時候,我和他之間曾經有著無盡的話題,盡管那話題是那麼的幼稚那麼可笑,但母子之間交談的通融和熱烈常讓我感到幸福無比。那時無論我講什麼他都瞪著一雙黑眼睛望著我,靜靜地望著我,然後發出他深思熟慮的問話。我想等他長大的時候我們一定是一對相當好的談手。同時我也把許多自己的理想放在他的身上,我希望他能夠吃苦耐勞,刻苦勤奮;也希望他,有文化有教養彬彬有禮。於是便經常地給他講我和丈夫年輕時坎坷的生活經曆,希望他對自己未來人生有所準備。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望著我的眼睛不再像以往那麼專注了,即便是我在講一件很不尋常的經曆,他的目光也時常是遊移不定的。這時,我發現他長大了,已經高過我的頭頂了。對於他的反應的漠然,我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奈。
兒子你究意在想什麼。
這時我獲得了他的帶密碼鎖的日記的全部內容。那天午後,他正埋頭寫日記的時候,他的幾個同學在樓下大聲喊他,匆忙中他忘記將他的日記收好,和同學玩兒去了。可以說那天我盡情地閱讀他的內心,我才知道我對他的了解是多麼孤陋寡聞。那天我被他嚇了一跳,幾乎嚇出了一身冷汗。
其實,對於我的一次次陳述他早就膩煩透了,他覺得那是一種老人式的絮叨,他一直準備反駁我,隻是覺得他作兒子的地位實在對他不利,隻好保持沉默。他說我“一沒什麼可講了就講她的舊社會,假如我生在那個時候,一定比她還出色。也不問問現在都什麼時候了”。
他肯定認為時代發展了進步了,過去所發生的一切都該統統地翻過去了,他麵對的是今天是明天而不是昨天了。可是他不知道,有些東西是永遠也不該忘記永遠也不該丟掉的永遠應該保持和發揚的。比如麵對艱苦的從容,比如對於理想的追逐,比如身處繁華中獨守的一份儉樸,那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安身立命的法寶嗬。對你經常提起過去的事情,實在是一個母親的一種盼望一種期待嗬。
兒子,回想起這兩年裏,我是講了許多我年輕時的經曆,那是因為我在你的身上實在看到了許多令我不安的東西,作為一個母親她不可能無動於衷。如果說少年得誌是人生的一大不幸,那麼,少年的優裕是不是也是人生的一大不幸?麵對家中古今中外的許多藏書,你常常是視而不見,即便是走到那麵前也僅僅是很隨意地翻翻而已,難道你不怕錯過了讀書的最好時光?這使我講起我少年時對於書的渴望有什麼不好。那時候,媽媽也是你現在的年齡,為了能讀到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常常要走很遠的路,在好幾個同學的家門口徘徊,借到書以後飛快地跑回家,有時為了躲進母親的追問,還要把自己扣在一隻筐底下,在十分微弱的燈光下讀完它們。
晚上躺在炕上一邊接受母親的斥責一邊回味書中的情節,許多中外名著就是在那個時候讀完的。為了能圓讀書夢,媽媽不是直到四十歲的時候還一直保持每晚讀書兩小時這樣延續了二十幾年的習慣,你難道從中什麼也感受不到嗎?今天書籍對於你來說已經是唾手可得了,可是你已經不知道珍惜了。我不能不為你擔憂。
你嫌去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太遠太累太渴,牢騷沒車去接去送去發飲料,你嫌站在操場上練習大合唱太陽太曬塵土太多腰酸腿疼,說老師還有沒有同情心了……可是你不知道媽媽在你這樣年紀裏,上學的路要走二十多裏,鄉村的土路少有人跡,有時還要擔上一擔揀來的大糞,穿街過巷地去學校參加學農勞動。媽媽插隊時剛剛十七歲,便和農民一樣地春種夏鋤秋收。人的腰杆大概就是這樣硬起來結實起來的。人在很多時候需要忍耐需要忍受,在忍耐忍受了許多以後,你的適應能力就會漸漸地強壯起來,你前麵的路就會越來越寬。現在一看見你的種種嬌態,我便很難抑製關於忍耐的種種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