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家村到鎮上,需要走很長一段山路。稍微有條件一些的人家會花幾個銅板雇些代步工具,可幾個銅板對王家來說,足夠全家一個月的夥食費了,這筆錢自然是不舍的花的。
還好王二柱雖然體弱,但以前也跟著王老爹去過幾次鎮上,還認得路,知道幾條捷徑,於是他們一路抄小道走,走上這麼小半天,差不多到中午的時候,基本上已經走完大半路程了。
眼見著勝利在即,王蓉和王二柱也都累得不行了,便隨便找了一塊大石頭坐下來休息,順便拿出臨出發前趙氏給他們裝的幹糧啃了起來。
又冷又硬的幹餅子吃到嘴裏十分難以下咽,不過鑒於他們之後還要走不短的一段路,不及時補充體力很可能會掛在半路,所以,不管那餅子再難吃,王蓉仍舊一口氣把它全部吃了個精光。
吃光的瞬間,她突然就有些佩服自己,以前她對吃,是多麼挑剔的一個人啊。
太鹹了不吃,太淡了不吃,有肥肉不吃,沒有肉還是不吃,但凡她不喜歡的菜,你別說讓她伸筷子了,連看她都懶得看一眼。
再看現在,冷餅子,稀米湯,爛菜葉,隻要能填飽肚子,她是有多少吃多少,而且回回能把碗底舔個精光。
人生啊,還真是無常啊……
王二柱並不曉得王蓉此刻正在感慨命運,一邊啃著手上的餅子,一邊是不是用餘光瞄她兩眼。
這一路上他們基本沒說什麼話,偶爾交談兩句,最後也都是尷尬收尾。
不是不想說,而是沒的說,因為王大娘平時最不待見三個妹妹,所以王二柱和她們也鮮少交流,兄妹之間自然就生分了些。真到了兩人獨處的時候,著實不知道該找什麼話題來打破沉默。
“二丫……”想了想,王二柱還是猶猶豫豫的開了口。
王蓉拉回思緒,淡淡看著他:“怎麼了?”
王二柱咽下嘴裏那口餅子,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方才道:“大嫂平日裏說的那些話,你別放在心上,你也知道她這個人,心眼小脾氣大,你就多擔待些,別老跟她吵了。”
王二柱算是整個王家唯一對王蓉她們三姐妹還算有點骨肉親情的人了,隻不過他娶了妻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後,自然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小家考慮了。
再加上他和趙氏沒有孩子,在王大娘心裏,他的地位必然不及王大柱,所以他凡事都盡量順著王大娘,做一個老老實實的乖兒子,生怕一個不小心招了她的不痛快,使自己和趙氏在這個家的處境更加艱難。
因此,很多事情,就算他心裏明白,也不能為王蓉出頭。
王蓉知道他的勸告是出於好意,也是發自真心。隻是,以她和張氏現在的關係,就算她不去和張氏計較,張氏也未必會善罷甘休。
而那所謂的擔待,無非就是要退避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