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一聽要回家,高興得差點沒跳起來,胡亂抹了兩把眼淚,便去收拾好衣服,抱上大胖就跟著張秀才走了,任憑王大娘和王大柱在後麵怎麼勸怎麼追怎麼挽留都沒用。

他們一走,這場鬧劇少了其中一位主人公,自然也進行不下去了。

老村長一臉茫然的站在原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王蓉倒是一臉輕鬆,毫不在意的聳了聳肩:“趁這個機會讓大嫂回娘家冷靜冷靜也好,大家彼此眼不見為淨,說不定還能讓這個家少點怨氣,多點和平。”說罷,轉身便回了屋,留下其他王家人和一眾吃瓜群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的,齊齊懵了頭。

當天晚上,王大柱簡單打包了幾件衣服,便去張秀才家找自己的老婆孩子了,臨走前,王大娘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一定要好好哄哄張氏,說什麼都要把大胖帶回來。

王大柱答應了,可他當天晚上並沒有回來,之後更索性在張秀才家住了下來,接連幾天都沒有消息。

張氏這一走,王家也隨之亂套了。

王大娘天天坐炕上抹淚,口中念叨的全是她的寶貝孫子,什麼大胖吃飽沒有啊,穿暖沒有啊,半夜有沒有哭啊,睡得習不習慣啊,強大的怨氣逼得大家全躲得遠遠的,沒人敢輕易去招惹。

王老爹被她哭的心煩意亂,索性躲了出來,沒事就坐在門檻上,捧著個煙袋在那裏吞雲吐霧,一句話也不說,倒是能看出那滿臉的愁色,和頭頂越來越多的白發。

隻是他心裏愁的不單是大胖的問題,還愁自己的臉麵問題。

那天的事情一鬧,現如今,村子裏的人,家家戶戶都在議論他們家,他們家的笑話,這回他的老臉可算徹底丟完了。

這也就算了,現在張氏、王大柱還有大胖全都走了,家裏一下子變得空空蕩蕩的,偏自己那婆娘還天天跟屋裏哭個沒完,王老爹這心裏又急又氣又無奈,眼瞅著就老了好幾歲。

一片愁雲籠罩之下,王大丫和趙氏的日子也不咋好過。

張氏雖不在,這一大家子總還要吃飯。

平常一直是他們負責給全家人做飯食,每月的夥食費也都由她們定時從張氏手裏支取。

眼看著支取夥食費的日子要到了,偏這時候張氏跑回了娘家,她們也不好往人家門上去討,可著實把她倆給為難壞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家裏人都知道,張氏素來將手頭的錢藏得嚴實的很,壓根不讓旁人知道放在什麼地方,她們是找又不敢找,要又不敢要,再過兩日,這家裏的米缸就要見了底,到時候,這一大家子吃什麼喝什麼。

王大丫和趙氏全都沒了主意,隻好湊在一起商量了商量,最後不得已將這個情況告訴了王大娘。

誰料,王大娘聽後,兩手一甩,直接讓她們去找王蓉,還說事情是王蓉惹出來的,她捅的簍子她自己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