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評沙陸墟的文化通俗小說(2 / 3)

在塑造陳玉珍等正麵人物形象的同時,作為反襯,作家還刻畫了王晶安、高金標、沈樂天等反麵人物形象。特別是王晶安,他名為“忠義救國軍司令”,實為漢奸,既跟日本鬼子勾搭,又接受國民黨反動派的領導,當他在戲院裏見到陳玉珍時,頓感坐在自己身邊的妻子王秀英“麵盤像隻湯婆子,頭發像把掃糞帚,耳朵像塊金錢餅,眼睛像粒田螺殼,鼻子像顆大蒜頭,眉毛像根枯柳條,顴骨像堆小墳墩,嘴巴像個破缸盆,頭頸像根哭喪棒,下巴像柄鋼鏟刀”,竟當眾罵了起來。為了達到霸占陳玉珍的目的,他先是讓媒婆侯巧鳳去說媒,被陳玉珍“他有老婆,我有丈夫,如何想出這等下流的事來”罵了出來後,竟喪心病狂,槍殺了王秀英,還想謀害陳玉珍的丈夫秦小宏。在這個人物身上,集中體現了流氓和惡霸的本性,這構成了那個社會的封建毒瘤,成為黑暗勢力扼殺陳玉珍等藝術精英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家在陳玉珍和王晶安等人物形象的身上,寄寓了鮮明的愛憎,生動地表達了他的思想道德和審美觀念,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力量。

沙陸墟的小說,除個別篇目外,基本上采用通俗小說的寫法,他認為:眼下有些小說,據說是如何的高深,妙不可言,讀者卻不知所雲,沒有人要看,這不是錦衣夜行徒費心血嗎?因而,通俗性是他小說的重要特色。

這種通俗性,一是表現在他小說的取材上。沙陸墟的小說大多選取群眾喜聞樂見的題材,或講述群眾關心的戲曲藝人的傳奇,如《粉墨生涯》《魂斷梨園》等;或重塑大家熟悉的藝術典型,如《水滸三豔婦》《李師師傳》等,富於濃厚的知識性、趣味性、故事性。因而,出版之後發行量都比較大,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二是表現在他小說的故事結構上。沙陸墟的小說在藝術結構上,采用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的寫作方法,開頭有詞曲破題,結尾有詩總結,回回相續,一氣嗬成。在故事情節上,懸念迭生,曲折動人,富於傳奇色彩。如《粉墨生涯》中,戴小樓的戲班子在蕪湖演出,流氓惡霸金天豹因戴小樓不去門前拜見,便要糾集徒弟們前去鬧事。圍繞著這一事件,作品急中則緩,有條不紊。先寫戲院老板趙鬆如赴金家宅院求情不允,從他眼中,寫出金的氣派和勢力;又筆鋒一轉寫縣知事陶學潛辭官歸裏,似為閑筆,實為鋪陳情節、渲染氣氛,使讀者更加感到金天豹的勢力之大,為戴小樓他們捏一把汗;再寫戲院雜役泄露消息,戴小樓他們緊急會商,瞎子華亞賓獻上一計,卻不表明,讓讀者猜解,使作品又生懸念。這時矛盾雖然已發展到高潮,鬥爭一觸即發,作品卻又生跌宕,插入一段羅塵俠女扮男裝,偽裝成上海來的“客人”,入虎穴金府探看,金天豹和悍妻蔣如玉殷勤接待,引他遊遍庭院,蔣見羅少年英俊,在“他”麵前賣弄風情、醜態百出的描寫,為雙方的決戰添了一段詼諧的插曲。在經過層層鋪墊之後,決戰終於爆發了。這時,作品不僅繪聲繪色地正麵描寫了戴小樓他們先發製人,擒賊擒王,智擒金天豹、蔣如玉的激烈戰鬥場麵,側麵描寫了羅塵俠乘敵人後方空虛,火燒金府的行動過程,而且忙中偷閑,在緊張的氣氛中,添上了小獼猴悠閑地坐在蔣如玉的肚子上,抓撓蔣的肚臍,使她既難堪又難受的風趣細節……這樣,作家揮動他那生花妙筆,大開大闔,環環相扣,伸展自如,張弛有度,緊緊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產生了比較強烈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