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個人靜靜的孤獨(3 / 3)

於是,當曉第一次用冷冰的口吻告訴我,我們分手吧的時候,我的心就這樣忽然變得空蕩蕩的,卻又有一種無形的沉重的疼痛。就像曾經有過的,竭盡全力想開口說話時的撕心裂肺。

無以複加。

後來,回想起這一切的時候,我總是無法理解。人的感情為什麼可以前一秒濃烈,後一秒就變的淡薄。或許男人在沒有感情的時候,都很幹脆。我也想過,曉就和我一樣吧,別人給你一份情,你便回報十份。別人辜負你十倍,你便想方設法還以百倍。

隻是我知道世間人情稀薄,所以格外珍惜。誠惶誠恐。

你知道這種感覺嗎。

竭盡所有卻仍無補於事。

於是,我隻能哭泣。

……

……

慢慢的。再後來。沒有眼淚了。哭不出來了。我的臉上便開始無時無刻的出現微笑。帶有一種接近狼心狗肺的縱情。不可自抑。不可琢磨。然後,安靜得趴在桌子上。然後,不吃早餐。然後,胃痛。

嬰寧始終冷眼旁觀。

(五)

早期,初步了解你的日記,你的人,感覺是微妙的,可我心內的最底層會遺憾的告訴你,哀莫大於心死。

不喜歡絮絮叨叨,我的朋友並不需要安慰,她也許隻需要有個人站在她那邊,陪她沉默。

我的笑容不會泛濫,當我覺得我身邊的人需要快樂時我的笑容會奉陪到底,而且真實無妄。

你知道,在每一個故事裏,總有一個人是扮演離開,一個人扮演留守。失去是輕鬆,有時候隻要舍得,就會快樂。很多人都明白,可就是舍不得。我們都未夠火候,所以一直眷戀不已。而麵對現實生活,我們時不時都很不給麵子的一直在笑。彼此靠著,笑著笑著慢慢安靜下來。

人要接受上天贈給人的一切,哪怕它是不完美的。喜歡一個人喜歡到連自尊都想放棄,是不是太可恥了。當你學會把幾本日記鄭重其事的放在抽屜的最裏麵,它代表的不僅僅是對一個人的迷戀,也提醒著自己畢竟可以從那段荒唐中走出來。

你聽王菲得歌嗎。她低沉隱晦的吟唱道:“……沒有人保護,就學會自我保護……”

你不能一有空就跟別人叫跳鬧笑,興奮之時拍著大腿以示開心,折騰到喉嚨冒煙氣管生泡聲音嘶啞狂咳不止,然後你胃痛,痛得自己眼淚迸濺。你總不屑善待自己。再令別人無能為力的為你擔心。

我不像你。你連死也不怕。可我怕痛,痛又偏偏沒有人會痛死。就算生命有很多隱患,我希望每天都可以平安的讓時間流過,直到哪一天流不過去了,那麼就不怕了。再怕也有停止的時候。譬如。你的手腕。你的血。

你知道嗎?

——嬰寧

這是嬰寧寫在我日記上的一段話。是她對我唯一的也是最有力的安慰。這樣內斂而溫暖的話。令我想起那個同樣溫情的男人。曉。

於是我笑了。雲淡風輕。也許他是愛我的,嬰寧。隻是我們都已經知道,對別人的愛總是抵不過對自己的愛的。

我不想因為任何人而改變我自己。我知道你沒有強迫我,可是我卻仍然無端的下意識想在你麵前表現完美。我能夠確定自己對你的感情,但我不願意勉強自己。原諒我,QUEEN。

原諒我,QUEEN。每次回想起這句話,我都會抑製不住想笑出聲來。他從來就沒有做錯。不是嗎。這樣我怎麼能夠原諒他。我知道,他決定離開,並不是因為對我沒有感情。而是這感情不是恒定的,依舊會有偏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愛我。隻是這份愛抵不過對自己的愛。所以他離開。我有什麼資格去決定是否原諒他。我甚至做過更不可饒恕的事情。不是嗎。

所以,嬰寧。我和曉都沒有錯。隻是這世間人情稀薄,因果循環,我一直沉醉於豐盛的幻覺之中,裹足不前,猶不自知。而他長大了,比我清醒。如此而已。

我隻是在想,嬰寧。我隻是在想,有沒有過那麼一瞬間,他是在把我當作一個他內心深處珍視著的女子。

這樣就足夠了。

……

……

後來,來到現在。我十八歲了。沒有什麼太多的期許。隻是希望自己可以在這無邊風月中開始慢慢的承受下來。慢慢的學會保護自己。沒有人保護,就學會自己保護。即使內心深處仍存有那麼一絲幻覺。仍貪戀不甘,心存眷戀。善待自己,不去愛任何人。不談感情。

我要成為一名堅不可摧的女子。

十八歲的愛情。竟然滄桑如斯。

……

……

二零零四年九月十八日,QUEEN和曉成為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依舊是淡淡的夏日。依舊喜歡站在學校對麵那片寬闊的操場中央,貪婪的注視著被陽光燒灼般的明亮天空,把手攤開,再收緊。攤開,再收緊。

陽光似乎就停留在指縫間。當一片雲飄過,卻發現原來手心本就空無一物。

一個寂寞的姿勢。

溫柔。而蒼涼。

嬰寧說,我很心疼。

我說,沒關係。這樣就可以了。讓我一個人靜靜的孤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