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緒心理學: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1)(2 / 3)

為他人做事情。如果你一直感到自我煩惱,試一試為他人做些事情,你會發覺,這將使人的煩惱轉化為精力,而且使你產生一種做了好事的愉快感。

隻做一件事。在緊張狀態下的人,連正常的工作量有時都擔當不起。工作量顯得是如此繁重,去做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痛苦的——即使非常需要去做的事情亦是如此。最可靠的辦法是,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一次隻能做一件,把其餘的事暫且擱到一邊。一旦你做好了,你會發現事情根本不那麼可怕。你做了這些事以後,其餘的做起來容易得多了。

不做超人。有些人對自己的期望太大,經常處在擔心和憂鬱的情況下,因為他們害怕達不到目標,他們對任何食物都要求盡善盡美,這種想法雖然極好,可是,容易走向失敗的道路。沒有一個人是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得完美無缺的。首先要判斷哪些事你做得成,然後把主要精力投入其中,盡你最大的努力和能力去做。做不到時,則不要勉為其難。

坦然麵對和接受自己的緊張。你應該想到自己的緊張是正常的。很多人在某種情境下可能比你更緊張。不要與這種不安的情緒對抗,而是體驗它、接受它。要訓練自己像局外人一樣觀察你害怕的心理,注意不要陷入到裏邊去,不要讓這種情緒完全控製住你:“如果我感到緊張,那我確實就是緊張,但是我不能因為緊張而無所作為。”此刻你甚至可以選擇和你的緊張心理對話,問自己為什麼這樣緊張,自己所擔心的可能最壞的結果是怎樣的,這樣你就做到了正視並接受這種緊張的情緒,坦然從容地應對,有條不紊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比如:

1深呼吸,慢慢吸氣然後慢慢呼出,每當呼出的時候在心中默念“放鬆”

2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著一朵花、一本時尚雜誌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東西,細心觀察它的細微之處。點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發的芳香。

3閉上眼睛,著意去想象一些恬靜美好的景物,如藍色的海水,金黃色的沙灘、朵朵白雲、高山流水等。

4做一些與當前具體事項無關的自己比較喜愛的活動。比如聽音樂等。

5選擇一個空氣清新,四周安靜,光線柔和,不受打擾,可活動自如的地方,取一個自我感覺比較舒適的姿勢,站、坐或躺下。

6活動一下身體的一些大關節和肌肉,做的時候速度要均勻緩慢,動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隻要感到關節放開,肌肉鬆弛就行了。

心理學家認為:有效消除緊張心理,從根本上來說有以下兩個方麵:一是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一個人如果十分爭強好勝,事事都要爭先,自然就會經常感覺到時間緊迫,而如果能夠認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製,放低對自己的要求,自然就會使心境鬆弛一些。二是要學會調整節奏,勞逸結合。工作學習時要思想集中,玩時要痛快,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做到張弛有度,自然就不緊張了。

選擇積極的心態,讓生活充實起來

生活就擺在我們每個人的麵前,等待著我們來品嚐。生活的滋味如何,在於我們用什麼心態來對待它。貧窮,痛苦,不幸,又有什麼關係?一樣可以盡情地享受生活,而且可以更接近生活的真諦。所以,當命運交給我們一個檸檬的時候,讓我們試著去做一杯檸檬水吧

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積極生活,做生命的主人。願不願意積極生活,這其實是個人的選擇;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指揮官,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一切主動權皆操之在自己手裏。

一個人麵對生活的態度,決定著人生的整個基調。那些擁有積極心態的人,他們總是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麵,他們不僅有選擇、拒絕的能力,而且能夠擔負自己的責任,塑造自己的未來,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而那些具有消極心態的人則是被動消極的,他們總是看到生活中灰暗的一麵,他們的一生碌碌無為,受消極潛意識和本能的盲目驅使,生活變得麻木而無味,注定將一無所成。

我們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裏,如果要想使生活充滿陽光,要想駕馭好自己的人生,我們別無選擇,我們隻能選擇樂觀積極的生活。一旦作了積極的決定。即意味著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機會。每一次經驗都是全新的開始,每種不同的想法都是對生活不斷的挑戰。在取得主動的地位後,便能鎮定自若地調兵遣將,決定應付的方式和態度。

在這個世界上,積極心態這種東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獲得,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從良好的心態開始。心態就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

百貨店裏,有個窮苦的婦人,帶著約摸四歲的男孩在轉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攝影機旁,孩子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讓我照一張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