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人格心理學:彌補人格的心理缺陷(2)(1 / 3)

16~23分,你屬於克製型。你往往會自我滿足,幾乎沒有人能發現你心中的嫉妒。你會因某些事產生嫉妒,但你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克製自己的感受,不會讓情緒表露於言表,你也會用某些方法衝淡和抵製嫉妒心理。通常來說,你是一個可以控製自我,工於心計,能聽從他人建議,並可以將嫉妒轉化為奮鬥動力的人。但有時候你也會處理不當,引起雙方的不開心。

24~31分,你屬於時發型。你有一般人容易產生的嫉妒心理,但平時不會產生,也不影響你的生活和交往。但對於特定的情況,或在一定的時候,你也會有強烈的嫉妒心理,處理好,會成為你進取的動力,走向成功;處理不好,會不擇手段地破壞別人的事。但是你能夠反省自己並且會主動認錯,因而事後你不會懷恨在心,反而會找他人和好。

32~40分,你屬於強烈型。你比其他人容易產生嫉妒心理,在交際中,你很敏感,如果稍有不如人就會生出很強的嫉妒心。你常常擔心別人會取代你的位置,即使你在某些方麵非常出色,你也會擔心自己。你心胸狹窄,因此會失去很多朋友。

浮躁——擾亂內心寧靜的琴弦

浮躁是擾亂內心寧靜的一根琴弦,浮躁的心是這個紛繁世界的主元素。於是,“快餐式”的文化也就有了它們的生存空間,在這個世界上大行其道。人變的浮躁起來,然後整個世界也都浮躁了起來。“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卷雲舒”這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以這樣的心態才能走好腳下的每一步,去開始追逐夢的旅程!

沏茶的哲學

有很多人內心缺少寧靜,不管做什麼事就憑腦子一熱,在沒有任何準備和計劃的時候,就動手去做,恨不得一口吃成個胖子。但是,結果卻常常事與願違,反倒是欲速則不達。這些人主要是由於浮躁心理在作怪,他們不懂得循序漸進,而盲目地追求急功近利。明代邊貢《贈尚子》一詩中這樣寫道:“少年學書複學劍,老大蹉跎雙鬢白。”意思就是說有的人在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的時候又要去學舞劍,特別浮躁,所以幾十年過去了,最終隻落得個白發蒼蒼。

有一個年輕人,多次失意後感到自己單位很沒有麵子,單位的領導已經不再讓他擔任重要的職位,絲毫沒有要提拔他的意思……所以,他決定出去尋求高人指點。他千裏迢迢來到普濟寺,找到老僧釋圓,對老僧非常沮喪地說:“人生處處不如意,活著也是苟且偷生,沒有什麼活著的意義。”

釋圓平靜地聽著年輕人的嘮叨與歎息,等年輕人說完後,他吩咐小和尚道:“這位施主遠道而來,去燒一壺溫水送過來。”

沒多久,小和尚提過來一壺溫水。釋圓捏了茶葉放進杯子,然後倒進溫水,放在茶幾上,麵帶微笑地請年輕人喝茶。杯子裏冒出絲絲熱氣,但是,年輕人看到,茶葉靜靜地浮在上麵。年輕人不解地問道:“寶刹為何用溫水沏茶?”

釋圓笑而不答。年輕人喝一口細細品味說道:“一點茶香都沒有。”

釋圓說道:“這是閩地最有名的茶葉鐵觀音啊。”

聽完後年輕人又端起杯子細細品嚐,然後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釋圓又吩咐小和尚道:“再去燒一壺開水。”

沒多久,一壺冒著白氣的開水被提了進來。釋圓走過去,又拿了一個杯子,放進茶葉,倒進開水,放到茶幾上。年輕人低頭望去,茶葉在杯子裏上下翻動,絲絲清香不覺入鼻,讓人望而生津。年輕人剛要端杯,釋圓又提起水糊倒入沸水。這是茶葉不斷翻騰,味道更醇厚,更醉人,茶香頓時彌漫在禪房的各個角落。釋圓連續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