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女性心理學:快樂女人的心理要素(1)(2 / 2)

恐懼婚姻,懷念單身

恐懼婚姻的表現是當男友談論起結婚的事情時,這些女性便會油然升起一種害怕的心理,本能地不願意去麵對那種複雜繁瑣的辦喜事的過程,更不願意把自己由自由的單身女子變成已婚婦女。

這些恐婚者認為,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鬆,何必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更何況結婚太麻煩了,還是做戀人比較好,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心理負擔。他們單純而又“理智”地認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彼此都會產生厭倦的感覺,何必要那婚姻來束縛別人,也束縛自己呢?因此他們始終不敢也不願結婚對婚姻持觀望態度,這種“恐婚症”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對婚後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麵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因此很多人寧願保持單身也不願意走入婚姻的圍城。

小李是一位自由職業者,結婚對她來說除了贏得一份家庭主婦的權利以外什麼也不是,每個月的豐厚工資足以讓她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非常滋潤。她有自己獨住的公寓,可以自由支配時間,比如想去旅遊買了飛機票就可以走,看到喜歡的衣服如果不是天文數字就可以毫不猶豫地買下,所以“結婚是找張飯票”的傳統說法對她根本就不適用。她已習慣和喜歡單身的自由。小李交往7年的男友已經求婚十幾次,但她就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讓自己結婚讓自己離開單身走進婚姻之中,每次她都是嘴上答應“明天就去開證明”,但過後都以各種理由推托。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恐懼婚姻的人有不少是與其自身經曆和他們從小的家庭環境有關,比如目睹過家庭暴力或家庭衝突,或者父母經常處於冷戰或吵架的婚姻狀態,在其長大成人以後心理上會不自覺地受到影響。而崇尚單身生活的人則是不願意建立起“更親密”的關係,不願意讓自己受到婚姻的束縛。其實,美滿的夫妻關係需要彼此之間相互協調、理解和謙讓,個人權利的實施不是贏取個人自由的正確方法,這是對婚姻關係的誤解。單身是要付出代價的,需要克服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以及生活等方麵所必然出現的諸多矛盾的,與其懷念單身的好處,不如多想想結婚的好處。

在意婚姻被人評論

雖然這些女性在表麵裝作對別人關於自己婚姻的評論不在意,可實際上她很在乎閨中密友、父母對自己婚姻的一些議論,她會因為別人的對其婚姻的一些負麵評價或者一些流言蜚語而在私下裏為此而和自己的老公吵架或者賭氣。甚至一些女性會那自己的家庭老公和孩子與別人進行比較。

和男性相比,女性更愛麵子。因為在現在的大部分婚姻中都是由女性自主選擇和決定的,而一旦婚姻出現瑕疵,會讓女性覺得很失敗很丟臉,因此現代的女性對婚姻家庭的要求越來越高、選擇也越來越挑剔,她們的內心非常敏感,生怕自己一時的抉擇會遭到別人的嘲笑。對於這種情況,首先是要求當事人樹立對婚姻的自信心,俗話說鞋子穿在自己的腳上是否舒適是自己感知的,何必在意別人的流言蜚語。其次對周圍的人群來講,請不要隨意評論他人的婚姻,也不要隨便打聽他人夫妻的事情,即使是好朋友是閨中密友,也不主張過多、過分主動地關心他人婚姻。

對男方親戚有敵意

這些女性不願意主動地與老公的親屬往來,無論他們做什麼、說什麼,她都會覺得他們在有意識地侵占她的小家庭中的一些利益。特別是男方家如果親戚眾多而且瑣事很多,或者男方家庭中的親戚比較貧窮經常需要她的幫助,她往往一想到他們就覺得厭煩,但又礙於丈夫的麵子沒法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