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的心理疲勞,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會成為心髒病、高血壓、腸胃病乃至癌變等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心理疲勞不可忽視,一旦由於心理壓力大而感到疲憊不堪時,必須進行積極的心理調試和治療。
首先,要找出導致心理疲勞的原因,比如是家庭不和、人際關係緊張、工作不順利、身處逆境等,要盡可能丟開那些惱人的事,等心理平靜後再考慮如何去麵對。
其次,白領要學會自我調節。一定要在於平時要養成開朗、樂觀的性格,遇到困難時要保持信心、主見,同時待人處事要隨和,這樣才能避免由於生悶氣、無端的發怒而引起心理疲勞。
第三,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勞累。生活中有很多不盡人意的事情,當我們意識到某些令人煩心的事不能改變時,最好還是暫時遠離它,這並是懦弱,而是待心情平靜之後用勇氣和信心去處理它,特別是要避免那些無休止的讓人筋疲力盡的苦思冥想以及沒有緣由的幻想,這是節省心理能量、減少心理疲勞的最好的方法。
心理疲勞是白領身邊的一個“隱性殺手”,它不會立刻置人於死地,而是像慢性中毒那樣,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到了一定的極限的時候,人們會達到一定的“疲勞量”,這樣才會引發心理疾病,所以平時往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
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消除心理疲勞呢?心理學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1、開懷大笑是健康消除疲勞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種有益身心的發泄方式。
2、講究用腦的心理衛生,在從事腦力勞動時要聚精會神,勞逸結合,重視積極性休息。在沒必要說話時盡量以沉默來傾聽別人說話,這也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3、培養對所從事的腦力勞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對感興趣的事情不易疲倦,但是,如果從事沒興趣的工作是十分易於疲倦的。放慢生活節奏,盡量把無所事事的時間也安排在日常活動中,這樣可以避免一個人的時候胡思亂想,造成心理疲勞。
4、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複雜問題,有助於舒緩緊張壓力,對緩解心理疲勞也有一定的好處。
5、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一定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對一些人說“不”,這樣可以避免別人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帶來心理疲勞。
6、夜深人靜時,不妨聽聽音樂,讓自己的心平靜地地進入夢鄉;在處理事情時,要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壓力,以免造成心理疲勞。
軍人——讓陽光照進心理
心理疾病也會發生在堅強的軍人身上。由於很多軍人背井離鄉到外地去服役,長時間見不到親人,特別是對於一些剛入伍的新兵來說,一到周末大多一個人過,部隊的幹部大多都回家,這兩天對一些新兵來說最難熬了。於是有的新兵就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抑鬱情緒,在“雙休日”和節假日表現的特別突出。主要表現為孤獨煩躁,心神不寧,或昏昏欲睡或無目的在營區彷徨等,這種現象被稱為“官兵抑鬱症”。
小王是某部隊的一個排長,剛入伍兩年,家人和妻子都在外地,最近不知道怎麼了,從年後探親回到部隊,他一到周末就開始變得精神不好,情緒低落、孤獨煩躁,有時候一個人呆在宿舍躺著,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為什麼連堅強的軍人都會患上心理疾患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大多數新兵多來自五湖四海,個人性格和文化素養不同,自我支配休息時間方式方法也盡然不同,每個人的適應環境,心理自我調控能力也各有不同,有的士兵可能很開心,但是那些性格內向的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低落。
二是“雙休日”部隊人員相對較少,集體活動少,大家的安排的工作相對比較鬆散,有部分幹部在雙休日處理個人事務、精力容易分散,使部分士兵感到暫時失去了可信賴、可依靠的對象,心理出現消極情緒。
三是少數幹部不能同士兵一起活動,這就明顯加重了士兵的自卑心理。
四是部隊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夠。
對於那些患上有心理疾患的官兵,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來調節其心理。
要培養士兵健康的心理,充實士兵的精神生活。
1.樹立遠大理想。幫助士兵樹立遠大的理想,找到個人的精神有寄托,工作學習有動力,生活得充實,而且為了實現理想會自覺調整情緒,情緒就自然處於積極、穩定、樂觀、向上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