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特殊人群心理學:特殊人群的關注(1 / 3)

本章將重點為你介紹孕婦、軍人、學生、白領這四種比較特殊的人群心理,他們處於不同的環境,他們的心理反應和心理問題,也是許多同類人可能有的,這些群體麵臨壓力、急躁等,已經成為影響他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因素。

孕婦——讓美麗走進孕期心理

孕婦的妊娠反應是影響孕婦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開始,孕婦可能會想象腹內的小生命,想象他的樣子,甚至會想象把孩子擁抱在懷裏的感覺。誠然,這個時候,孕婦的內心是甜蜜的。但是,隨著妊娠的進一步發展,孕婦會開始惡心,嘔吐,出現食欲不振,甚至徹夜失眠的情況,孕婦會感到疲憊不堪。所以,孕婦的心理也會逐漸發生變化,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和或多或少的煩惱,比如,擔心懷孕失敗,對分娩產生恐懼心理,過分擔心腹內胎兒的健康,甚至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壓抑和焦慮。總之,在妊娠最初的三個月,孕婦的內心體驗是矛盾的,主要體現在高興與憂慮的矛盾,所以,在心理上很容易出現人們所熟知的“早孕抑鬱症”。

隨著妊娠的繼續進展,孕婦的情緒也會隨著有所變化,妊娠初期出現的種種不適,會逐漸消失,孕婦的食欲和睡眠也會逐漸恢複正常。特別是胎動的出現,使未來的媽媽有了一絲的欣慰,懷孕失敗的恐懼感隨之消失了,取代的幸福和自豪的感覺,所以說,妊娠中期的三個月是孕婦心理上的一個黃金時期。

在妊娠最後的三個月中,孕婦的壓抑感和焦慮感又會產生,特別是身體內出現的種種不適,對孕婦來說使她們更加為分娩和胎兒是否健康擔心,這個時期,孕婦的精力會完全投入到胎兒身上,特別是隨著預產期的到來,她們對孩子的出生有些迫不及待,而這種焦急在一定程度上對孕婦分娩的恐懼心理有一定的緩解。

王女士懷孕後一直處於十分緊張的精神狀態,擔心走動時摔倒,影響孩子的出生,或者擔心吃的太少了,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以及產生壓抑感和焦慮,內心出現了種種不適,但經過醫生檢查卻發現王女士並沒有任何病,最後去心理科才被確診是有輕微的孕婦抑鬱症。

王女士之所以出現一些不良心態,主要是由於不能在孕期進行及時的心理調節造成的。改善這種狀況的原則是,孕婦本人要盡可能做到凡事豁達,不必斤斤計較;遇有不順心的事,也不要去鑽牛角尖。丈夫和其他親屬應該盡量多給孕婦一些關心和照顧,而不是讓孕婦受到不良刺激,同時也要避免出現可能引起孕婦猜疑的言行,這樣才能使使孕婦的心理狀態保持在最佳狀態。

同時,在在心理保健方麵,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讓孕婦了解必要的知識。孕婦在平時可以看一些孕產方麵的書,對自身也會有一定的了解,也要嚐試調節自己的身心狀況,避免陷入抑鬱的泥潭。

2.親人和丈夫應該多給孕婦一些關心和照顧。親屬要盡可能多地與孕婦聊天,多對其進行開導,同時也要給孕婦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這樣孕婦的內心相對來說會比較平靜,對其心理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能夠緩解其焦慮的心情。

3.孕婦自身也要進行調節。孕婦應該保持穩定的情緒,心緒一定要平和,安心等待分娩時刻的到來。

4.作好必要的分娩準備。一方麵對孕婦來說從心理上有些安慰,不必整天擔憂;其次,還準備的過程也,孕婦了解到家人及醫生為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並且對意外情況也有所考慮,那麼,她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許多。

孕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孕婦心理健康也關係著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孕婦心理的調節和保健。

白領——把壓力笑進心理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和工作中,工作緊張是影響許多白領健康的危險因素。越來越多的職業白領不堪壓力和競爭的雙重負荷,已經出現了心理疲勞的狀況,心理疲勞已經逐步成為白領的“隱性殺手”!太累、太疲勞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詞。

人的勞動有: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兩大類。體力勞動在一定條件下可產生疲勞,多為肌肉酸痛、體乏無力等,稱為生理疲勞;腦力勞動在一定條件下也產生疲勞,為厭倦、心情煩躁、注意渙散、思維遲鈍、反應遲緩,稱為心理疲勞。

心理疲勞的危害不僅在於降低學習與工作效率,對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負麵影響。這是因為,心理疲勞是由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反複的心理刺激及惡劣的情緒逐漸影響而形成的。

曉紅是一個外企的白領,近幾年來成了醫院的常客,她解釋說,上班時總是有氣無力,下班死氣沉沉,她本來認為自己變懶了,但是,她的診斷書中有“神經衰弱”、“內分泌失調”、“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等,但是,診斷書說的並不全麵,準確地說,曉紅患的是疲勞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