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維聯想緩慢
說話慢,聲音小,話語少,應答遲緩,一言一行都要克服重大阻力。最嚴重時,可呈呆滯狀態。而激越型抑鬱症病人,言語動作卻明顯增加,恐懼焦慮,激動時容易自傷,危險性非常大。
3.動作尤其手勢動作減少,行動緩慢
少數嚴重抑鬱症患者,會整天不語,臥床不動,這被稱為抑鬱性木僵狀態。又自殺傾向是抑鬱症患者最危險的症狀。可以出現在抑鬱嚴重期,也可出現在抑鬱早期或好轉時。患者常常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行動隱蔽,以逃避醫護人員的注意,因而自殺往往成功。
4.“隱匿性抑鬱症”
某些抑鬱症患者,表現出明顯的軀體症狀,常表現為頭暈、頭痛、胸悶、氣短、心悸、便秘、全身無力、體重減輕、胃納失常等。而抑鬱性症狀卻沒有明顯的表現。軀體檢查也沒有相應的陽性發現,這類患者往往被誤認為神經官能症等疾病,這類病人對症治療沒有任何顯效,而使用抗抑鬱藥物治療卻收到很好的療效,因此稱此症為“隱匿性抑鬱症”。
對於抑鬱症來說,最嚴重的病情莫過於自殺了。而且常常由於患者思維邏輯基本正常,實施自殺的成功率也較高。可以說自殺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之一。據相關資料表明,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會自殺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殺者可能生前已患有嚴重的抑鬱症,隻不過沒被及時發現罷了。由於自殺是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才發生的。所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對抑鬱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經自殺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鬱症。那麼,對抑鬱症患者來說,該如何進行調適呢?
1.做最喜歡的事
如果在事業上沒有獲得輝煌和成功,那就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從最感興趣的事開始;或者可以另尋出路,尋找其他成功的機會。有計劃地做些能夠增添自信和快樂的事情,特別在周末,可以整理房間、看電影、打電話、去公園、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規律化也很重要。要做到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鍛煉身體。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心情更加愉快,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
2.廣交朋友
身邊經常圍著一幫朋友的人,他的精神狀態遠比孤僻獨處的人要好很多,尤其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朋友就是一劑良藥。交朋友的首選是可以傾訴衷腸的對象,還要結交一些有幽默感、引人發笑、使人開心的朋友。養成和朋友經常保持會麵的習慣,這樣可以避免和醫治孤獨和離異感,減輕抑鬱症狀。
3.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以購物為例,出發前根本不要先想這事會有多累。而是因先看看記事本,列出購物清單,然後輕輕鬆鬆地出門購物。在路上時也不用多想,隻是看看路邊的景致,哼幾句歌就可以了。到了商場,慢慢地挑選你要購買的物品,直到把購物清單上的物品買完為止。這看似來很簡單,其實也正是這麼簡單,隻要你不過分憂慮,什麼事都可以慢慢辦好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憂鬱的時候,他就會方寸大亂,而變得有畏難情緒。其實,對抗抑鬱也很簡單,就是有步驟地製訂計劃,然後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地去實施,不用急。
4.積極參加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
抑鬱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無論做什麼都是令人厭惡的。其實,並不是令人厭惡的事情多,而是我們的心情太差了。那麼不妨參加一些積極的、有益身心的活動,當你沉浸在這些活動中時,自然就沒有沒有功夫抑鬱了。
焦慮症:焦慮的是你的心
當人們對一些就要來臨的、可能會引發危險和災難的威脅或者對一些重大事情進行適應時,主觀上就會產生一種緊張或不愉快的情緒,這種情感體驗就是“焦慮”。換句話說,焦慮就是一種出自內心的緊張,預感到似乎即將遭遇不幸時的心境。焦慮是有進化意義的,它往往能促使人鼓起力量,去應付即將發生的危機。但是,如果焦慮的程度非常嚴重時,就會變為驚恐,以至於發展成焦慮症,這種有進化意義的情緒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它會妨礙人們去應付、處理麵前的危機,甚至妨礙人們的日常生活。